1. 首页 > 自考学历百科

温州市10月份自考时间怎么样?

2021年10月自考00658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

温州市10月份自考时间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19年7月14日由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毛泽东任主编,提出只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才能救国主张的杂志是( D )

A.《新青年》 B.《大中华》

C.《每周评论》 D.《湘江评论》

2.2015年4月4日《新京报》的杜论标题《远离腐败暴利,殡弗才能“清明"》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比喻 B.粘连

C.借代 D.双关

3.温州市10月份自考时间我们将配合新闻报道发表且大都不署名,代表编辑部发言的评论样式叫做( A )

A.短评 B.述评

C.杂文 D.编后

4.梁启超不愧为戊戌变法时期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这一时期温州市10月份自考时间他的政论在报坛占据主导地位,甚至被人称为( B )

A.“八股文体" B.“时务文体”

C.“新华文体" D.“桐城文体”

5.时评在近代报坛的出现和风行,离不开《时报》的创办人及其主笔。该报创办人是( D )

A.戈公振 B.王韬

C.张季鸾 D.荻楚青

6.在国内,沙龙式电视评论节目初创期的代表是( A )

A.《实话实说》 B.《新闻调查》

C.《焦点访谈》 D.《新闻纵横》

7.与新闻报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 C )

A.客观性 B.隐蔽性

C.主体性 D.显著性

8.在新闻评论的三要素中,下面有-种说法是正确的,这就是( C )

A.论点比较明确,不易辨认 B.论据比较模糊,但易辨认

C.论证比较模糊,不易辨认 D.论证相对外显,易于辨认

9.广播评论的另一种形式是新闻谈话节目。将完整的新闻和“大段”的时间在谈话中成为“碎片"的代表是( C )

A.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声音》

B.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

C.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

D.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联播》

10.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曾出现过几个较有影响的言论专栏,下列不属于这个时期的言论专栏是( A )

A.《经济日报•星期话题》 B.《人民日报•长短录》

C.《北京晚报•燕山夜话》 D.《前线》杂志《三家村札记》

11.因马克思撰写的评论文笔优美、观点独到,使得用很高的稿酬购买他撰写的时事政治评论的报纸是( B )

A.《华尔街日报》 B.《纽约每日论坛报》

C.《泰晤士报》 D.《基督教箴言报》

12.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报刊评论史上先后出现过一些成绩斐然、影响深远的评论大家。在众多非职业报人评论大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首推( D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瞿秋白 D.毛泽东

13.很多广“播电台的新闻栏目中都设有短评,经常播出两三百字,播出时间大约( A )

A.1~3分钟 B.4~5分钟

C.5~7分钟 D.7~9分钟

14.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 A )

A.时新性 B.重要性

C.显著性 D.趣味性

15.2014年11月18日人民网的评论标题《“良心药"变"黑心药”让人揪心》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B )

A.比喻 B.粘连

C.借代 D.双关

16.曾有人撰文认为,史记》中司马迁在“本纪"“列传”“世家”之后所写的“太史公曰"就是中国最早的( B )

A.专栏评论 B.编者按语

C.新闻述评 D.短评(时评)

17.编者对新闻或文稿中某些词语或资料所加的解释性文字,通常用来解释某些难懂的名词或术语,介绍文中所提到的某些资料的情况,帮助读者领会文义,我们将其称之为( C )

A.说明性按语 B.政论性按语

C.注释性按语 D.典型性按语

18.下列属于事实性论据的是( A )

A.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

B.科学原理定律、公理和权威性著作中的精辟见解

C.谚语、俗语格言警句、成语和典故等

D.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19.鲁迅在1933年至1934年为《申报》副刊撰稿,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吸引了当时一大批文人投身杂文创作,形成了,上海文坛“杂文成风”的局面,这个副刊是( D )

A.《觉悟》 B.《生活》

C.《学灯》 D.《自由谈》

20.从1994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就推出了三档新闻评论类节目。其中代表着深度报道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是( B )

A.《实话实说》 B.《新闻调查》

C.《焦点访谈》 D.《新闻纵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戊成变法时期涌现出-批著名的报刊,其政论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报纸和报刊评论潜在的巨大功能和作用,这些报刊有( BCDE )

A.《大公报》 B.《国闻报》 C.《知新报》D.《湘报》 E.《时务报》

22.新华社下属的新华网“新华网评”频道原创新闻评论栏目有( ABC )

A.《原创评论》 B.《群音汇》 C.《及时点》D.《每日新评》 E.《快评》

23.新闻述评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 ACE )

A.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B.尊重事实,隐藏观点 C.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D.客观呈现,评述不分 E.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24.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有不少以评论著称,这些报刊大致有( ABCDE )

A.《中国日报》 B.《民报》 C.《民立报》

D.《民呼日报》 E.《民吁日报》

25.新闻评论的“开门见山,引出论题"的写作方法又可以分成如下方式( ABD )

A.引述与评论主题相关的新闻事实材料

B.直接提出所要评说议论的主要问题

C.寓有深意,耐人寻味

D.交代引起评论的相关背景

E.巧设问句,商榷反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微博温州市10月份自考时间:简单说是一种允许网民通过手机、网络来实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或小格式的图片、音频、视频并进行公开传播的微型博客(2分)。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微博平台后,短短两三年间,微博先后迎来“草根微博热”“政务微博热”“媒体微博热”,迅速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1分)。

27.电视口播评论温州市10月份自考时间:是传统的电视评论形式,由评论员写好稿件,然后由播音员或者主持人诵读播出(2分),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后话等大多是采用这种形式(1分)。

28.归纳推理:依据具体事实论据,从它们各自的特征中找到共性的东西(2分),由此得出一般性的认识和结论(1分)。

29.网络和新媒体评论:通常也被称为网络评论或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上就当前某一(些) 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等及时发表的意见性信息(2分)。依据传播主体、传播载体和文 体风格特点,可以将网络和新媒体评论划分为三种主要形态:门户网站评论,社交媒体评论和网友、粉丝跟帖评论(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简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发展的新趋势。

答:(1)从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的必然趋势。(2分)

(2)新闻评论作者(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趋势。(2分)

(3)受众从“大众”到“小众”的分化趋势。(1分)

(4)媒介信息平台此消彼长的新趋势。(1分)

31.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论题具体,角度小巧。(2分)

(2)开门见山,不落俗套。(2分)

(3)长话短说,议在实处。(1分)

(4)源于报道,高于报道。(1分)

32.简答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答:(1)视野开阔,思想深刻。(2分)

(2)富于联想,小中见大。(2分)

(3)形象说理,巧喻善比。(1分)

(4)笔锋犀利,字斟句酌。(1分)

33.合格的新闻评论作者应当具备的专业索质和业务能力有哪些?

答:(1)新闻敏感和迅速准确的判断力。(2分)

(2)独立思考和解惑释疑的能力。(2分)

(3)娴熟的专业技能及出色的表达能力。(1分)

(4)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1分)

五、分析与操作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4小题14分,第35小题20分,共34分。

34.分析题:根据新闻评论写作原理,分析下面作品的写作特点。(400字左右)(14分)极恶!拿慰安妇头像做表情包,良心何在!

杨鑫宇近日,有网友在QQ空间上发现,讲述慰安妇老人生活的记录片《二十二》的人物截图被制作成了表情包。老人们痛苦哭泣的场景,竟然被截图并配以“我真的委屈啊”“无语凝噎”等文字,成为了聊天中使用的“表情包”,引发众多网友质疑。8月21日下午,QQ空间在其官方微博发表了致歉声明,称该系列表情包由第三方公司提供,QQ空间已将所有配图下线,并将全面自查,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表情包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这种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了我们在网络上与人沟通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帶来了许多乐趣。而慰安妇则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她们离群索居,把自己的痛苦深埋,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被社会记起。当这两者同时出现在同一条新闻里的时候,任何有正常良知的人都会感到震惊。这种把自已使用表情包的快乐建立在慰安妇的痛苦之上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极恶。许多人说,这是一个表情包取代文字的时代,也是一个严肃话语被娱乐化、碎片化的表达解构的时代。我并不想像卫道士一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抨击这种趋势,但是,任何知分寸的人都该明白,并不是每件事都可以被娱乐化、碎片化,总有一些底线不可触碰,总有一些事情不该冒犯。而《二十二》中的那些承受了终身痛苦,承载着民族伤痕的慰安妇们,就是最不可触碰的底线。且不说慰安妇群体有着极为特殊的历史伤痕和重要的象征意义,就算是普通人的苦难与悲伤,也绝不应该被拿来取笑和冒犯,这是一个文明社会最起码的礼节,也是人心中善念的基本体现。把《二十二》中的慰安妇做成表情包的人和使用这些表情包的人,当然可以辩称自己并无恶意,只是觉得好玩而巴。但即便真是这样,这种对他人苦难毫无共情,对社会伦理一无所知的表现本身,已经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了。幸运的是,《二十二》中尚未去世的几位老人或许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更不要说Q0和表情包了,因此可以免于在精神上受到这种行为的伤害。然而。这并不能减轻“慰安妇表情包”的罪责,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种行为的受害者。我们严厉地批判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那些被消费、被冒犯的老人,更是为了捍卫整个社会的良知不受解构与侵蚀。这种公开的恶行每次招摇过市,都是在动摇社会共有的道德基础。当这类事件第一次出现时,大多數人当然都会愤怒地谴责,但如果我们对此没有足够的警惕,等到同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时,公众就会渐渐习惯于这种行为,而将其内化成社会秩序的一部分一这就是社会道德本 身的演进逻辑。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坚定地反击和对抗这种做法,那么早晚有一天,消费他人的苦难会被社会当做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恐怕(二十二》想讨论的一切关于慰安妇命运的意义,都会被娱乐化与碑片化的解构吞噬殆尽。我们当然不愿生活在那样的世界里,那是一个丧失了道德底线,毫无共情与理解可言的冷血社会。是战争年代的日军暴行给慰安妇带来不可磨灭的痛苦记忆,而礼崩乐坏,道德瓦解,正是那个活地狱般的时代最主要的特征。我们反对的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小的表情包,但如果我们放任这种东西流传,结果恐怕不堪设想。因此,不要说人们“小题大做”,也千万别觉得大家在“吹毛求疵”,只有让“慰安妇表情包”这种东西彻底没有生存的空间,我们才真正对得起那些承受痛苦的慰安妇们,才真正对得起我们的社会与未来。《中青在线》2017年8月22日

答:(1)这是一篇有立场、有见地、有深度的优秀网络评论(4分)。(注:答对给2分,分

析具体给2分。)

(2)文章观点立场鲜明,论证细致周密,在批判不良网络行为的同时,对社会道德问题提出

深刻见解(4分)。(注:答对给2分,分析具体给2分。)

(3)既体现了主流媒体沉稳扎实的正气,也体现出网络表达活泼轻盈的特质(4分)。(注:

答对给2分,分析具体给2分。)

(4)文章以正面积极的思考引领舆论,在网络空间起到“一锤定音”作用(2分)。(注:答

对给1分,分析具体给1分。)

35.操作题:就下面材料写一篇论坛型专栏评论,题目自拟。(1000 字左右)(20分)

“你好,刚刚你拿着手机边看边过斑马线,根据《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行人横穿

道路时低头看手机要处以10元的处罚。”1月14日上午9点24分,在温州市区学院路口,

交警对斑马线上的“低头族”市民胡女士现场开具了处罚罚单。

据报道,这是《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今年元旦开始实施后,行人在斑马线上看手

机被处罚的首张罚单。

根据今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十一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处

罚作了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

嬉戏等,影响其他车辆或者行人通行等行为可由公安部门进行管理处罚。

“过斑马线玩手机看不到来往车辆很危险,同时走路慢吞吞妨碍交通。罚不是目的,而

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视,达到文明、安全通过斑马线。”交警介绍。

一项调查显示,72。2%的受访者有步行过马路玩手机的经历,步行过马路时从不玩手机

的受访者仅占27.8%。

步行过马路时玩手机的原因有哪些?调查显示,52.7%的受访者归因为对发生交通事故

存在侥幸心理;49. 3%的受访者表示已经习慣了隔一段时间就要看一下手机;34.2%的受访

者表示手机响了,会不自觉拿出手机接电话;32 8%的受访者想充分利用时间;31.9%的受访

者是为了一个人时,使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孤单;13.4%的受访者是迫不得已。

据报道,广东中山一位行人未按交通灯信号横过马路,并在横过马路时使用手机,结果

与行驶中的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乘客死亡。该行人胡某被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依法

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同时,胡某在审判阶段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并赔偿被害人家属20万元。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视频显示,2017年5月27日晚上8时左右,一名女子正在闯红灯

过马路,这时一辆摩托车向前行驶,撞倒了这名女子,而摩托车司机和乘客也滑倒在地,从另

一个角度的监控最像看到,这名女子在闯红灯时,竟然是一直在看手机,当她看到摩托车驶

来时,试图加速躲过但最终还是导致了事故发生。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温文凯表示,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行人违反

交通法规引发的交通肇事的刑事犯罪案件,被告人没有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橫过马路,而

且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使用手机,是引发本次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交通事故里面,行人一般被视为“弱势群体”,在本案中的行人胡某为何要负主要责

任,并且承担刑事責任呢?

经办案检察官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榆管理法规发

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

通肇事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从上述司法解释可见,非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的

犯罪主体。

法院认为,本案中,胡某虽系行人且在事故中也身受重伤,但是胡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法规横过马路是导致此事故的主要过错方,承担主要责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结果,因此

应认定胡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选自《山西晚报》2019年1月18日

【评分标准】

(1)立意深刻,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写得有文采。(17-20分)

(2)中心基本明确,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楚,少量语病。(13-16 分)

(3)中心不太明确,结构不够完整,语句不够通顺,有较多语病。(9-12 分)

(4)偏离题意,结构残缺,层次混乱,语句严重不通。(8分(含)以下)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shudian/1196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