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学历百科

化学历史上的悲惨故事怎么样?

日本法西斯在侵华战争中的化学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使用化学武器最频繁、地区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的化学战。在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使用化学战剂贯穿于全过程,使用化学武器的地点遍及化学历史上的悲惨故事我国18个省区。日军不仅在正面战场的正规作战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甚至惨无人道地用化学武器屠杀平民百姓,使我军民中毒伤亡达8万人之多。

早在“9·18”事变后,日军于1933年就开始进行化学战训练,1934年生产化学战剂。最早生产的化学战剂有芥子气、路易氏气、氢氰酸和二苯氰胂。

化学历史上的悲惨故事

化学武器

1937年10月14日,我国向国际联盟提出了日本在中国使用杀伤性化学战剂的指控,并用地方红十字会组织和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官方证据来证明这一指控,指控中指出,在九江战区,有一次日军对中国的两个营使用毒气夜袭,毒死了几乎全部中国官兵。《中国事件的教训》第五号1938年7月的一次交战研究的文章指出化学历史上的悲惨故事:“在这次战斗中,在9千米长的战线上点燃18000个毒烟罐,为步兵冲击提供了支援烟幕。”我国政府声称:到1939年以前,总共发生了889次化学战事件。对1941年10月中旬的一次化学战事件,一位美国军官做了广泛的调查。它发生在长江战线的宜昌,有1600名中国人中毒,其中600名死亡。这些伤亡人员的照片于1941年11月26日在重庆发表,以后又出现在美国报刊上。

日寇还不择手段采用各种施毒方式杀害我无辜百姓。1940年10月,晋中作战的第二阶段,日寇专门组织“毒药投下班”。用马驮着氢氰酸里加升汞等毒药,在“扫荡”的沿途中投入井内或水池。1941年11月,日军特别编制了毒瓦斯队,专门在黎城黄烟洞一带民用水中、炕头和粮食中撒放毒药,撤走时又发射窒息性炮弹。1942年7月的一天,日军头目木村在河北平乡县南岭村强迫全村村民去开“群众大会”,会上他拿出几瓶毒瓦斯,佯称是什么“万宝灵丹”,迫使群众张嘴“尝一尝”。结果,毒气在群众中蔓延起来。

1944年7月22日,《解放日报》刊载我18集团军(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对日寇“中国派遣军”当局抵赖和诡称从无在华使用过毒气的声明中指出:“日寇历来施放毒剂,铁证如山,无耻已极。数年来,日寇对我前后方使用的毒气,据不完全统计,已不下数百次之多.....”,并列举了大量事实。如百团大战中,敌寇每次作战不利时,就施放毒气,前后达11次之多,我一万名官兵中毒。1940年8月21日,敌人在平定战斗中使用毒气,我中毒官兵40余人。同日,敌人在武乡西故县战斗中使用毒气,我中毒官兵百余人。23日,敌在阳泉以西独峪战斗中使用毒气,我旅长等官兵百余人中毒。9月21,敌在丰镇以南破鲁堡战斗中放毒,我官兵20余人中毒。9月22日,敌在忻口车站战斗中使用毒气,我军中毒数十人。25日,敌在榆林战斗中用毒,我旅长、参谋长及官兵200余人中毒。10月2日,敌在辽县王景村战斗中使用毒气,我中毒官兵300余人。16日,敌由军渡炮轰朱家川,其中有毒气弹70余发,我中毒官兵80余人。11月6日,敌在武安、阳邑战斗中使用毒气,我旅长及40余人中毒。9日,我大青山支队在柳林液村与敌伪200余人激战,敌放毒,我10余人中毒.....

声明还指出:“敌寇这些惨无人道之兽行,不仅用以毒害我武装部队,而且毒害我手无寸铁的民众。如1941年敌“扫荡'冀中时,在定县南部之北坦村毒死我同胞800余人。同年1月25日,敌在冀东朱滦迁之潘家峪,毒死与杀死我同胞1033人。1943年11月19日,敌荒井部队在北岳区阜平老虎窝山洞毒死我避难同胞100余人。1944年3月14日,敌在晋西北离石区兴旺和后坪两村毒死我男女老幼71人。”

尤为严重的是,1942年进行“五一大扫荡”中,日寇集中了三个师团、两个旅的兵力,号称“百万大军”,实际是13万人,全面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进行报复(因日军在“百团大战”中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在这期间,敌人先后在800多个村庄,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反复“扫荡”、“纵横合击”、“对角清剿”、“张网捕鱼”、“蚕食”、“清乡”,以布地雷、放毒气、飞机撒鼠疫苗等残忍手段,使五万群众中毒和被捕、被杀。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寇侵华的8年中,用毒地区遍及我国13个省81个县(镇),共达1, 000多次。但是日本侵略者为了逃避罪责,采取不承认政策,一直严加保密。

日本投降后,在黑龙江省发现了日军贮存在地下的大量毒剂弹。在富锦共发现20余桶芥子气(200斤/桶)及毒剂弹28000发,约380吨。在敦化县发现200万发,重约1万吨。据战后清查,分散在我国东北16个县市有各种毒剂炮弹和炸弹共270多万发(枚)。其中包括炮弹、迫击炮弹、手榴弹、毒烟罐、500磅和700磅的毒剂炸弹等。在1954年处理弹药时记载,其中装填的毒剂种类有:芥子气、路易氏气、氢氰酸、光气、苯氯乙酮、亚当氏气、二苯氰胂等。使用的兵器有:化学炮弹、手榴弹、毒烟罐、毒烟盒等。

化学历史上的悲惨故事

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毒剂

1983年在美国国立档案馆发现了一本题为《支那军事战斗中化学战剂汇编集》的小册子。该小册子属于日本军队的“绝密资料”。据报道,这个小册子记录了1937年至1942年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曾在中国大陆秘密使用致命的芥子气等有毒气体,展开大规模化学战的事实。这份资料从日本军队在中国战线实行的化学战中选择了56个特殊的战例,每个战例都附有战斗经过图,并对战斗中使用毒气的种类、方法、战果及教训等作了简略的叙述。所使用的毒气有当时称为红一号的二苯氰胂和称为黄一号的剧毒芥子气两种。

这份材料还记录了日军在我抗日游击队活动的山西、湖北等省使用化学武器的许多战例。

化学战专家和历史学者认为,从这些事实看来,“日本对中国可能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最大规模的化学战”。中国方面的死伤人数虽然不清楚,仅以记录中的战例来看,死伤于毒气的就有数万人。这些真相一直被埋在历史的阴暗角落里。这次发现的资料和人们的证实,使现代战争史的一个死角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据1998年3月有关文章披露,日本政府已承认,日军在侵华战争中遗弃在我国的化学武器大约有70万枚。日本政府决定从美国、德国、英国和俄罗斯引进处理技术,于1999年度开始对这些武器进行处理工作,在2007年4月之前已处理完毕。

化学历史上的悲惨故事

遭受化学武器袭击后,对疑似毒剂进行侦检

战争是可怕的,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尤其残忍。别让日本侵华战争化学战的悲剧重演,更别把我们的痛苦强加给别人。让化学真真正正成为造福我们的一项技术,而不是一种谋私利的手段。让人类从密布的化学阴云中走出来,可以自由地呼吸,大步地迈向充满阳光的明天!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shudian/12270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