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网大全

长治中专怎么提升学历培训机构难学吗?

最早创建的中学———潞安中学堂、沁州中学堂

清光绪三十年(1904)长治中专怎么提升学历培训机构,潞安知府贡院(今二中址)改称潞安中学堂,1912年改称“潞安中学校”,校长申秉衡,有学生200余名。1914年9月,潞安中学校又改称“山西省立第四中学校”,校长程如璧,学生200余名,后增加到400余名。1926年该校创建中共长治第一个党支部,点燃了长治革命的火种。1933年,更名为“山西省立长治中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办。另外,沁州、(今沁县)于光绪三十年(1904鞮)改铜书院为“沁州中学堂”,为沁州第一所公立中学,校址在今沁县师范所在地。清宣统元年(1909)春,毕业学生23人后停办。1912年8月,山西省教育会议确立,将山西省立第四中学设在沁县,次年2月开学,招收一个初中班55人。9月,该校迁往长治。1932年,沁县又创办民办中学,即铜川中学,抗日战争中停办。

最早的女子中学———长治女子中学

1933年,建于1918年的山西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更名为“长治女子中学”,为长治境内第一所女子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办。

第一所由共产党领导的中学———民族革命中学

1938年7月,共产党以长治牺盟中心区名义在长治创办民族革命中学,校长由五专署专员戎子和兼任,教务主任为张安云,约有学员400余人,分高、初中两部分,组成3个大队,半军事化生活,以抗日救国为办学宗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以及中共负责青年工作的冯文斌,都曾亲临此校讲演,作报告。1939年日军侵占长治后,移居长子县,后因日军又占领长子,师生编入决死纵队,学校停办。此254--为共产党在长治建立的第一个中学。此外,三专署也于1938年在沁县创办民族革命中学,学员来自武乡、沁源、屯留、安泽、祁县、辽县,实行军事化编制。次年,由于日军入侵,师生改编为决死纵队,学校停办。

长治中专怎么提升学历培训机构

晋东南地区第一所完全中学———沁县中学

沁县中学的前身是1944年建立的“沁县耕读简易师范”,1947年改名“沁县中学”。1950年在县城原铜川中学校址上着手兴建新校舍。同年夏,新招初中12个班。1951年开始招收高中生,为晋东南地区的第一所完全中学。1960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私立中学———育才中学

1994年8月,长治市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私立中学———育才中学正式成立,并向全市招生。

第一所聘请外籍教师的私立学校———长治正大学校1997年,民办学校长治正大学校创建,系一所有幼儿、小学和初、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全封闭高级寄宿制学校。1998年开始招生,2001年,与巴克兰海外教育集团签约,巴克兰海外教育集团为正大学校组织优秀外籍教师任教,组建巴克兰英语实验班,实施双语教学并组织海外学校与正大学校双方面的互访和交流。2005年,学校停办。

最大的民办学校———壶关县南洋育栋学校

1998年夏,壶关县南洋育栋学校开办,为教育管理部门批准的民办全日制寄宿学校,实行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办学,封闭式管理,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具有电脑、钢琴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理化等实验设备齐全。为全市最大的民办学校。

全省第一个以技术作股份的学校———长治新时代文化补习学校

1988年10月,由长治市经济数学研究会创办了“长治市数学奥林匹克学校”,为我省第一批社会团体办学的实体学校。实行技术入股办法,这是在全省第一个把技术作为股份的学校。学校利用假期、星期日对学生进行补习,数年来为长治市发现和培养数学尖子学生,提高中学数学水平,进行数学竞赛作出了贡献。2003年学校改名为“新时代文化补习学校”。

全市规模最大的普通高中学校———屯留县第一中学校

2005年,屯留县一、二中学合并统称“屯留县第一中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57亩(分南北两个校区),有80个教学班,在校生4000余名;有教职工380余人。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普通高中学校。

长治中专怎么提升学历培训机构

第一所示范高中———太行中学

2005年12月15日,在全省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为太行中学正式授牌为“山西省示范高中”,成为长治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省示范高中,为全省九所示范高中之一。

最早的师范学校———襄垣师范传

习所长治地区师范教育最早始于清光绪末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襄垣县在县城儒学西斋创建师范传习所,招生2个班后停办,此为境内最早的师范学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潞安知府周勃在长治城内创办潞安师范学堂简易科,学制2年,招2个班,宣统三年(1911)停办。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沁州在今沁县城开办沁州师范传习所,轮训各村小学教师,所长为张品倬,学制1年,办两期,共毕业80余人。清宣统元年(1909),沁州高等小学堂在该地考院设分院,办沁州优级师范学堂,招1个班20余人,学制3年,民国元年(1912)毕业分配后停办。第

一所省立师范学校———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1913年,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长治城(今长治一中址)创办,招收各地高小毕业生,学制4年,1928年更名为“长治师范学校”。1927年组建了长治第二个共产党支部,进步学生、共产党员王春、常文郡、赵树理等人发动本校师生举行了“驱逐反动校长姚用中”的学潮,震动长治,影响全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师生曾与其他学校的师生不断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发动群众,宣传抗日,后因战乱学校停课。

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山西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

1918年,在长治城东街崔府君庙省立第四女子师范旧址(今长治师范址)成立山西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为境内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1933年,更名为“长治女子中学”。1952年,长治再次成立女子师范,1953年并入长治师范。

历史上最大的民众联办学校———上党联立乡村师范学校

1932年夏,刚从山西教育学院毕业的黎城人李蓉文等进步人士奔走于上党19县,游说于地方乡绅与军政要员之间,倡议集资创立一所为上党各县培养农村合格教师、发展上党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乡村师范。阎锡山的秘书贾景德、军长李生达、厅长马骏、资本家裴宝棠等人都捐资帮助。1933年7月,乡村师范正式成立,校址设在今郊区北寨村,长子绅士高洪任董事长,董事会主任郭宝清(市东街人,曾任阎锡山秘书)为校长,名誉校长程如璧(长治县人),李起桂为教导主任,董志平为训育主任,刘志鳌为事务主任,学制4年,乡师面对上党三州(泽、潞、沁)19县招生,成为长治历史上最大的一所民众联办学校。1936年夏,由史纪言、王中青分别任校长和教导主任,聘请赵树理等进步人士任教师,牺盟特派员宋乃德经常来此宣传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共招生7个班,学生约250名,学生分别参加了决死纵队、学生游击队和一二九师。

山西省第一所重点师范学校———长治师范

1946年4月15日,太行区委在市东街原山西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的旧址上,成立长治师范学校,至建国前,毕业了3个班的学生,为新中国培养出第一批小学教师。1953年,长治女子师范(1952年成立)和壶关、长子师范及屯留中学附设师范班都并入长治师范。1980年秋,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第一所重点师范学校。

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晋东南幼儿师范

1959年,晋东南第一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中等师范专业学校———晋东南幼儿师范在长治市创建,1964年停办,1979年恢复重建,校址改迁到长治市北郊张庄村的原潞安中学,占地面积60余亩,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对基础设施的更新,目前,该校已建成为环境舒适优美、设施齐备的新型学校,拥有两栋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单身职工住宅楼、家属宿舍楼和艺术楼、美术室、图书阅览室、舞蹈厅等基础设施,装配了语音室和微机室,安装有卫星闭路电视,每个教室配有彩电,理、化、生实验仪器和音体美、电教器材齐全。晋东南幼儿师范承担着长治、晋城、阳泉三市24个县区的幼儿教师的培养任务,先后培养学生8400多名,培训在职幼儿教师2000多名,257--抗日军政大学六分校在武乡开学先后20多次受到市、省、国家有关部门表彰。2005年,学校有教职工100多人,40个教学班、学生2060名。

第一所大学———民族革命大学六分校

1938年1月,民族革命大学六分校在长治成立(校址在今长治市二中),由廖鲁言负责。学校有2千余学员,下设两个大队,一个是学生队,一个是工农队,主要是培训抗日基层政治工作人员。工农队毕业后分配到各县组织民兵武装。学制一般为一至三年。

抗日军政大学最早进入长治时间———1938年12月

1938年12月上旬,八路军在屯留东古村设立抗大第一分校,共开办两期,毕业4300多学员。1940年2月,罗瑞卿率抗大总校到达太行山的武乡蟠龙,4月开学,有学生4900余人,第二期又培训学员2500余人,1943年1月,离开太行山回到陕甘宁,留下了第六分校,1945年改为太行分校。抗大总校和五个分校先后在太行区7年,培训军政干部17000余人。

第一所综合大学———北方大学

1946年10月,北方大学从河北邢台(建于1946年春)迁来长治,校址设在长治郊区高家庄天主教堂,校部下设秘书处、教务处、总务处和行政学院、文学院、工业院、艺术学院、财经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及文艺研究室、历史研究室、财经研究室,还有一个剧团———翻身剧团。校长范文澜,教务长张国相,秘书长罗青。此为境内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学生70%来自解放区,主要是地方和部队干部,也有青年学生;学生30%来自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是青年学生。生源除西藏外,来自全国各地,还有来自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侨。教职员工主要来自延安和晋冀鲁豫边区党政机关。学校为解放区培训了大批合格人才。1948年,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1949年全部迁往石家庄。后迁往北京,发展为后来的中国人民大学。

建国后创建的第一所大学———长治医专

1950年,长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成立了“山西省长治医科专门学校”,1952年学校更名为“山西省长治医士学校”,1956年改名为山西省长治卫校。1958年在长治卫校与太谷护士学校合并的基础上成立“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为建国后境内创办的第一所大学。1969年11月根据战备精神,学校迁晋城高都,1970年迁郊区张庄村合并为太行“五七大学”医科,1972年在原校址长治市延安南路复办。1986年8月1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本科,更名为“长治医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兼收专科生。1994年始办成人教育班。至2005年,有在校本、专科生7335名,有教职工1044人。

第一所师范专科学校———长治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9月,长治师范专科学校成立,是境内第一所师范类大专院校。1959年改名为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停办(改为晋东南教育干部学校)。1978年恢复招生。学校坐落在长治市东北部,占地9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23000余平方米,设施齐全,环境优美。200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该校又挂牌“山西师范大学晋东南学院”,学校可按计划招收一定比例的本科生。2004年8月,该校正式改为本科院校称“长治学院”,设10多个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成为长治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至2005年,共有11个系(21个本科专业和28个专科专业)7410名在校生,其中本科生4460人,专科生2950人。

第一所教育学院———晋东南地区教育学院

晋东南地区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专门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晋东南教育干部学校,位于长治市区城东桃园村。1983年,晋东南教育干部学校改为晋东南教育学院,成为长治地区第一所专门培养中等教师的高等院校。1985年,划归晋城市管辖。21世纪初,迁晋城办学。

唯一市属高等师范学校———长治教育学院

长治市教育学院坐落在长治市大庆北路5号,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长治市进修学校,1984年7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进修校改建为教育学院,1986年,经国家教委备案,成为一所专门培养中学教师的成人高等院校。建校初期设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年招生70余人。1992年升为专科院校。1993年,分脱产、函授两种形式办学,增设英语、物理、化学等专业。至2005年,学校占地面积43956平方米,建筑面积25361平方米,学校设普通259--高考(招收高中生)、五年制大专(招收初中生)、成人教育(分脱产和函授两种)三个层次教育,共设10多个专业,在职教职工81人,在校生1800多人(其中成人教育1600多人,高职高等教育200多人)。至2005年,该校共培养学生8800多人。

第一所新型大学———长治职工大学

长治市第一所新型大学———长治职工大学,于1982年建成招生,是一所包括职工、职业两个部分的全日制成人高等专科学校,首届招学员120名。1985年设11个专业,有25个教学班,还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开办财会、外语、市场、计算机应用、土建、成人高考补习等短训班,先后为长治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2002年,该校与长治农校、长治煤校合并为“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所广播电视大学———长治市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成立长治市电大工作站,1984年改为长治市广播电视大学。学校先后开设过汉语言文学、新闻、法律、图书、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土木建筑、财会、英语等16类40多个专业,学校以高等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实行普通高等专科成人高等专科、电视中专及高等专科自学考试等多层次办学模式。2000年增设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形式有长治中专怎么提升学历培训机构:脱产、半脱产、业余学习。教学形式以电视教学为主,辅之以录音和适当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辅导。至2005年共招生9268名,已毕业6966名,分赴在各条战线,在校生有2302名。

“教育部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华北机械工业学校,创办于1958年,时名火星中学。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并被教育部列为山西省唯一的一所“教育部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等6部委确定为“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第一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成立———1984年

1984年3月,长治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长治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具体承办自考业务工作,当年进行了两次考试,参加考试5229人。

最早开办的职业学校———潞安实业学堂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长治成立潞安实业学堂,地址在城内东华门,1912年改名潞安实业学校,1914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三职业学校,学制4年,为境内第一所职业学校。1936年更名为蚕桑职业学校,分设农科、蚕桑科,并开设文化课,有理化实验室、养蚕室、实习农场,栽植果树和桑树等,学制3年,1937年10月停办。

第一所农业中专学校———长治农校

长治农校建于1958年6月16日,它的前身是长治市三中,同年9月和长治农业合作干校合并,成立了长治农学院,分专科部和中专部,当年招收专科生两个班,111名学生,学制2年;中专生10个班,610名学生,学制3年。设农学、牧医和园艺三个专业,1963年专科部停办,学校又更名为长治农校。2002年,和职工大学、煤校合并为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最早的商业学校———长治乙种商业学校

长治乙种商业学校创办于清末民初,为境内第一所商业学校。长子县于1914年创办乙种商业学校,1923年后停办。屯留、襄垣、沁源等县分别于1918年前后创办商业传习所,不久后停办。

建国后第一所商业学校———长治市商业学校

1975年,在长治市环东路创建长治市商业学校,为全市唯一的一所专门培养商业人才的学校。学校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有教职工60多人。学校设大专班、中专班、技工班、职业高中班,共18个教学班;设市场营销、商品会计、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家电维修、企业文化与礼仪、公共关系等多个专业;学校装备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语音室、财会模拟实验室、阶梯电教室、图书阅览室和形体训练室。至2005年先后为社会培养商业人才1万多人,其中成人学历2000多人、中专学历6000多人、短261--训3000多人。

第一所艺术学校———山西民族革命艺校

1939年2月,五专署在长治成立山西民族革命艺校,由杨献珍、李伯钊、王友唐等人负责。学校设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创办2期,每期3个月。“12月事变”后,五专署遭到严重破坏,北方局决定在民革艺校的基础上成立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由著名剧作家李伯钊任校长,校址设在武乡下北漳村,学校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和校刊委员会,先后办了四期,为根据地培养了千余名艺术人才。1942年,鲁艺离开太行,回到延安。

建国后第一所艺术学校———长治文化艺术学校

1958年,长治专区筹建长治地方戏曲学校,1960年,改称为晋东南地方戏曲学校,1963年5月更名为山西省艺术学校晋东南分校,1981年又定名为晋东南戏曲学校,1985年7月,更名为长治文化艺术学校,设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专业。

第一个农村戏剧学校———潞城县李庄戏剧学校

1985年,由原长治专区二团团长、著名上党落子表演艺术家李晚喜发起,在潞城县李家庄村创办了长治地区第一个农村戏剧学校,为上党落子剧团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青少年演员。最早的技工学校———山西省第二技工学校1949年,在长治城内(今二中址)创建山西省第二技工学校,为境内最早的技工学校。后停办。1978年,长治技工学校在长治市东关市建材厂建立,后迁太行西街北二巷西侧,“九五”期间被定为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2005年3月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是山西省、长治市再就业培训基地。1978年,晋东南行署劳动局在郊区张庄(原潞安中学)筹建晋东南地区技工学校,1979年迁长治市环东路新址,1985年改名长治市太行技工学校,1984年前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84年后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2004年被省市定为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学校。

第一所煤炭学校———晋东南煤炭工业学校

1959年成立晋东南工业学校,坐落在今城北东街97号(原称文卫巷),占地60亩,时有在校生200多人,设机械制造、煤炭二个专业。1982262--特殊教育学生演出年,在晋东南工业学校挂牌成立晋东南煤炭工业学校,为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经扩建,学校占地144亩,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学校设产煤工程、机械制造、机械技术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等30多个专业,在校生2000多人。2002年,该校与长治市职工大学、长治农校合并为长治市职工技术学院,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晋东南聋哑学校1959年,在长治市大南关创建晋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晋东南地区聋哑学校。时有教职工28名,招生80人,学制4年。“文革”期间停办。1976年恢复,校址迁在西街牛岭上,招生90人,学制改为6年。1985年,学校改名为长治市聋哑学校,规模扩大一倍,当年招生160名,分为8个教学班。2001年,该校改名为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

第一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襄垣县特殊教育学校

1989年,襄垣县在县职业高中设聋哑班,全县设11个盲童、智力缺陷儿童随班就读点。1994年在县城正式成立特殊教育学校,1998年在县城北关新建校址,占地3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现在发展成为残健学生同校生活、同校学习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自本县及周边的潞城、屯留、武乡、沁县等县市。第一所业余滑翔学校———山西屯留业余滑翔学校1966年11月20日,根据省人委通知精神,为了加强业余滑翔学员的训练,适应国家挑选空军人员的需要,在屯留县魏村成立一所中学,征用土地155.41亩,专门承担全省业余滑翔学员的训练工作,学校挂两个牌子,定名为山西省屯留卫东中学、山西屯留业余滑翔学校,时由专署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后归山西省体委直接领导。

兴办规模最大的职业高中———长治市第一职业高中

长治市第一职业高中于1981年在长治市捉马村北第三中学址试办,263--于1984年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占地面积8.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68人。分职业中专、普通职高两个层次施教,有教学班20多个,学生近千人。自1984年起,学校连续13年被评为长治市模范单位和先进集体;1988年以来,先后5次被评为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和省实践教育示范学校;1987年被山西省定为全省首批重点职业学校;1996年2月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并于12月举行了“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挂牌仪式。第一所会计学校———晋东南地区会计学校晋东南地区会计学校成立于1974年10月,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中等财会管理人才。成立初期归晋东南行署财政局领导,1985年归长治市财政局领导。建校初期,招收高中毕业生,年招生80人,设2个班,学制2年。1987年在校生达到310人,分6个教学班,开设会计、税务、审计3个专业。从1988年开始又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又增设市场营销、电算化等专业。至2005年,先后共培养学生6000余人。

山西省第一所民办外语学校———长治市育才外语专科学校

1985年1月20日,山西省第一所民办外语学校———长治市育才外语专科学校在长治市内成立,开设英语、日语两个专业,学制为2年。

中国第一所阿拉伯外语学校———长治阿拉伯语学校

1985年7月29日,中国第一所阿拉伯外语学校———长治市阿拉伯语学校,在长治市内五一路成立,该校为民办,学制3年,当年招收学生148名(本地125名、其他省市23名)。该校是在70年代由长治市汽车配件公司马守信等几个人组建的自学小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由数人的自学小组发展到数十人,再发展到百余人的自学班,至1983年共有500多人参加学习,1984年将自学班建立为业余学校,1985年市政府决定将业余学校正式改建为全日制学校,并抽调马守信任校长。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与上海、北大等地外语学校挂钩,聘请中外专家来讲课,以优质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赞誉。1987年4月19日,中国国际电台以“中国第一所阿语学校在山西长治成立”为题,对该校作了报道。至2005年,先后培养800余名阿语人才。

山西实行“3+1”教育最早的学校———长子县大堡头“3+1”中学1987年9月,长子县大堡头乡本264--着开创农村教育改革新路子,首次创办“3+1”职业技术教育,该校首招“3+1”民乐班49人、木漆班37人,后又招果林班、养殖班。1988年,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来视察“3+1”教育实况,对这一创举给予肯定。《中国教育报》称道“长子县大堡头乡中学是山西省实行'3+1’教育最早的学校。”第一所体育运动中专学校———长治市体校1990年7月5日,长治市第一所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为中专性质,其前身是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长治市教学班。该校成立以来,为本市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也为山西省体工队输送了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精英。第一所国防后备军学校成立时间———1996年1996年8月,长治市第一所国防后备军学校在长治市第一职业中学校址成立,该校是一所实行全封闭教学、军事化管理的中等军事职业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文化优良,纪律严明”的军地两用人才。

唯一面向全省招生的民办中专学校———黄河工艺美术学校

1997年,在太行东街创办长治市第一所工艺美术学校———黄河工艺美术学校,2001年作为一所普通中专正式成立。学校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学校开设堆锦画、国画、雕塑等多个专业,“堆锦画”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一绝”称号,2000年9月获国家专利证书。开办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多名学生作品获大奖。2005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唯一的面向全省招生的民办中专学校。

长治中专怎么提升学历培训机构

第一所广播艺术学校———长治市广播艺术学校

2000年,长治市广播艺术学校成立,为民办教育机构,最初学制为2年,后过渡到3年制正规学历教育,开设音乐、舞蹈、美术、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电视编辑等9个专业。其中20%的学生考入全国各类艺术院校。2005年9月5日,校长段红光出席了在北京由陈香梅科教文奖办公室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暨陈香梅教科文奖表彰活动”大会,这次活动是中国民办教育史上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表彰活动,长治市广播艺术学校在本次活动中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是长治市唯一一家获奖单位。

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长治市卫生学校

山西省长治市卫生学校是2000年11月由原晋东南卫生学校(成立于1973年)与原长治市卫生学校(成立于1979年)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学校分东、南、北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有教职工366人,专职教师184人;开设医学影像诊断、妇幼卫生、中医护理、计划生育等10个专业,有51个教学班。首次开办党校———1938年8月1938年8月中旬,中共晋冀豫区委在屯留县寺底村府君庙开办党校(对外称抗日政治学校),以培养提高所属区、地、县的党、政、军、统、群的党员干部。晋冀豫区委书记李雪峰为名誉校长,委员王卓如任校长。党校每期训练3个月左右,分高、中、初3个班级。彭德怀、刘伯承、左权等八路军总部、北方局领导人为学员亲自讲课和作报告。1939年5月因形势变化停办。此乃境内最早开办的党校。

长治市委党校首次开办———1954年3月

长治市委党校于1954年3月成立,首期培训学员100多人,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的方针、路线和中共党史、党建学说等。第一任校长由市委书记魏庶民兼任。多年来,市委党校不仅承办培训大批乡镇街道等基层领导干部的重任,而且承担着科级和县处级领导培训、轮训班任务。仅2001年至2003年,共开办县处级领导干部、乡镇干部培训、中青年党员干部培训等主体班次54期,培训轮训干部9259人次。1977年以后又始办2年制脱产大中专班,1988年后又承办函授本专班。2002年与行政学院合并,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校址仍在太行西街原长治市委党校址。第一所“五·七”干校———晋东南地区“五·七”干校1969年3月,在长治市郊区富村成立晋东南地区“五·七”干校。主要任务是轮训干部,首批300余名来自各地直单位的学员,一面学习,一面进行劳动锻炼。1973年该校改为晋东南地委党校,1979年又改为晋东南地区行政干校,1985年划归长治市,改为长治市行政干部学校,主要为长治市培训各类管理干部。1997年2月,该校改称长治市行政学院。2002年,长治市行政学院与长治市委党校合并。

农民扫盲运动最早开展于———1937年

1937年,八路军开赴太行山区后,266--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开展成人扫盲运动和补习教育,从此,农民扫盲教育运动开始。1941年,太行、太岳区成立冬学委员会和业余民众学校或冬学、夜校、识字班、读报组等,利用冬闲季节扫盲。至1949年,仅城郊区参加冬学的人数达到10万人。1953年,冬学改为民校,民校建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业余教育。1963年以后,学习内容逐步由学习文化转向学习农业技术。

最大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学校———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长治市分校

1981年,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长治市分校创办,至2005年设有14个县市区分校、86个乡镇教学班,有专职办学人员66人,专兼职辅导教师280人,先后开设种植、养殖、加工、会计、经营管理、机电等16个专业,200多门课程,同时还开展了专、本科的自考助学和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及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中专学历毕业生1.2万人、大专学历自考生360人、绿色证书学员1.8万人、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成为长治市规模最大、培训学员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农村远距离成人培训学校。

第一座地方教育电视台———长治县教育电视台

1990年,长治县教育电视台建成开播,为全市第一座地方教育电视台,也为全省最早建的3个台之一。

山西省农村第一所电化教育学校———长治城区紫坊小学

1996年长治市城区紫坊小学投资近200万元,用于电教设备60万元,全面实行电化教育,成为我省农村第一所电化教育小学校。

长治二中在全国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冠军,破全国纪录

1959年在第一届全国体育运动会上,长治二中学生卜过祥获摩托艇(250毫升)10公里环围赛冠军;琚一福同学在全国马拉松赛上破全国纪录,女生陈宝莲在定点跳伞和无线电航模竞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长治二中中考成绩夺全市“五连冠”

1962年,长治二中中考成绩名列全晋东南地区之首,这是继1958年以来连续夺得的“五连冠”。长治一中学生冯晓辉小发明分获山西省一等奖和国家金质奖。长治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冯晓辉制作的最速降线仪于1984年7月获“山西省第二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于9月在昆明获全国第二届青少年科学发明比赛大会金质奖。长治一中曹彦斌获全国1987年初中数学比赛山西赛区冠军。1987年6月,在全国初中数学比赛中,长治一中学生曹彦斌以105分的成绩名列山西赛区第一名。

长治市城区职高夺1987年全省珠算比赛冠军。1987年,在长治城区职业高中举行的全省职业高中珠算技术比赛中,城区职高组成的“长治二队”夺得了全部项目的第一名。

长治二中中考成绩再夺全市“五连冠”1985———1989年,长治市二中中考成绩名列全市之首,这是继1958年———1962年后再次夺得的“五连冠”。

山西省唯一获1989年自学成才奖者———长治段斌长治锻压机床厂残肢职工段斌于1989年2月荣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颁发的“1989年残疾人自学成才奖”,是山西省唯一的获奖者。

长治一中南凯获全国物理赛山西第一名1989年,在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中,长治一中学生南凯获全省第一名。

长治市代表队获山西省1991年幼师生文艺会演冠军1991年7月在全省大、中、小幼师生文艺会演中,长治市有4个节目获一等奖,5个节目获二等奖,6个节目获三等奖,获奖总数名列全省第一。

长治十中学生郭晋理夺全国'91年物理竞赛第一名1991年,在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长治十中夺魁。该校学生郭晋理夺个人第一名,获一等奖。长治市获全国1991年初中化学竞赛山西赛区冠军1991年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长治市获山西省总分第一名,全省15名获奖者中有长治市4人。长治市获1991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山西赛区冠军在1991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中,长治市有64人获奖,其中有一人获得一等奖,为山西省两名冠军者之一。

-长治一中获山西省青少年计算机比赛冠军。1991年,在全省青少年计算机软件比赛中,长治一中代表队夺团体第一名,其中南凯获1991年任之恭数理奖学金,成为山西省5名获奖者之一。长治市获1992年全省少年珠算等比赛团体冠军1992年,在全省少年珠算、心算、笔算等五项比赛中,长治市获团体第一名,个人全能第一名,心算第一名,帐算第二名,珠算第三名的好成绩。长治市城区职中夺华北地区珠算比赛金牌。

1993年,在华北地区珠算比赛中,长治市城区职业中学获总分金牌和两个单项第一。长治市城区建东小学获山西省“三算”比赛冠军1993年,在全省“三算”比赛中,长治市城区建东路小学获团体第一名、个人全能一等奖。长治代表队获1993年全省改革开放主题教育知识赛冠军1993年在全省改革开放主题教育知识竞赛中,由长治市二中和襄垣中学组成的长治中学队获全省第一名,小学队获第二名,中学组代表山西省参加华北地区决赛获第二名。长治市在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中获山西赛区团体第一名1993年,在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中,长治市获得全省团体总分第一,有6人获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83人获三等奖。屯留二中学生韩俊杰夺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1994年在全国中学生应用物理竞赛中,屯留二中学生韩俊杰获一等奖。长治十中在1994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夺山西团体和个人金牌1994年,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长治十中学生王智萍和王芳分别以128分、124分的成绩获山西省第一名和第二名,十中获团体第一名。长治城区小学生徐潞获山西省十四届珠算比赛心算个人全能纪录奖1994年在山西省第十四届珠算技术比赛中,长治市城区新华小学年仅10岁的四年级学生徐潞打破全省心珠个人全能纪录,获心算个人全能纪录奖、账表心算一等奖和加减心算二等奖。269--长治高考首次突破千名大关———1995年1995年,长治市高考专科以上达线人数为1071名,历史上第一次突破千名大关,达线率为12.6%,位居全省第五名;沁县中学高考成绩位居13个县区首位,大学本科生考取145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襄垣一中考生郭建业以总分599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文科第一名。长治二中获第十六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赛山西赛区团体冠军1999年,在第十六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赛中,长治二中26人参赛全部获奖,获团体冠军。其中高三学生魏群、宋江涛分获全省第一、第二名。长治十中孙健夺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赛山西赛区冠军,长治九中赵越获化学、物理两项一等奖2000年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长治十中149班孙健同学以130分的优异成绩摘取全省第一名的桂冠,全市有4名学生荣获一等奖,十中周田同学以90分的成绩获全国物理赛一等奖,长治九中赵越同学获化学、物理两科全国一等奖,化学以95分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一,九中还有4名同学获全国赛二等奖。长治城区一中魏一峰夺第十一届“希望杯”全国数学赛山西赛区金牌2000年,在第十一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长治城区一中初二年级魏一峰同学摘取了山西赛区初二年级桂冠。2000年长治市唯一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王楠惠丰中学不满15周岁的高二学生王楠,一贯学习努力,成绩优良,2000年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00年在山西录取的两名新生之一。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长治十中郭紫伟2000年,长治十中同学郭紫伟发明的“防滑菜板”获第十届山西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发明奖,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长治市东街小学学生美术作品获国家金奖2000年11月,长治市东街小学宋亮等同学集体创作的五十六个民族长卷饰画《早晨的太阳》获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主办的“走进新时代———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金奖;王杰同学270--创作的《欢聚一堂》获中国教育报、北京中天文化发展中心举办的首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儿书画艺术成果暨祖国宝岛台湾在我心中大展赛金奖。

长治二中学生李京京夺全国第十七届奥林匹克赛山西赛区冠军2000年9月,在全国第十七届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赛中,长治二中获山西赛区团体第二名,其中李京京以优异成绩夺全省个人总分第一名,被北大提前免试录取。全市有5人获一等奖,全部是二中学生。长治九中学生获省大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冠军、亚军2001年1月,长治九中被评为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1年6月,在山西省大中学生健美操比赛中,长治九中学生在强手如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举夺得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冠军和6人混合亚军,同时还获得大众健美操规定操团体第三名以及自选操团体第三名,王志红老师获“山西省优秀健美操教练”称号。

长治市在2003年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6个一等奖在2003年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长治一中李健同学获数学、化学两个一等奖和物理优秀奖,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董翰飞同学获数学一等奖,夺长治市第一名;孙步同学获生物赛长治第一名。长治二中路宁和徐谦同学均获数学一等奖、物理二等奖,分别被同济大学和西安交大提前录取;王芬同学获数学一等奖,化学、生物二等奖,被浙江大学提前录取。

长治唯一获“宋庆龄奖学金”的中学生———城区一中申汉元2003年,城区一中初三年级146班学生申汉元,在全国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评选活动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艺术类(书法)奖学金,成为长治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学生。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评选活动是由教育部和中国福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主要是表彰奖励全国初中及小学生中品学兼优、艺术成绩突出者。

长治九中学生侯波夺全国第九届“奥迪杯”四驱车模总决赛冠军。2005年1月1日至4日,此次比赛在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第九届“奥迪杯”四驱车模总决赛中,长治市九中初一的学生侯波在中学组拼装比赛中夺得第一,并创大会纪录。长治市重点职业中学数居全省首位。

1987年长治市第一职业中学被列271--为全省首批重点职高之后,1992年,长治城区职业中学、沁县职业中学又被国家教委确认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已占到全省总数的六分之一,数量居全省之首。

长治市首家“两基”达标单位———城区长治市教育局把城区作为全市实现“两基”目标的突破口,经城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努力,1994年4月,城区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两基”验收,成为本市首家“两基”达标县(市、区),获得省政府奖金10万元、市政府奖金2万元,带动了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高考人数规模最大的一年———2002年,长治市高考报名人数16445人,其中应届生9950人,往届生6495人。全市13个县区共设考点24个,动用工作人员594人,城区是全市最大的考区,共有考生6002名,设了6个考点。2002年高考以其参考人数最多、动用考场考点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最多等特点成为长治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高考。高考报名人数比上年增加2445人。

高考成绩最好的一年———2005年,全市高考成绩居历史最高水平,二类本科以上达线总人数为5523人(较2004年增加399人),其中文史、理工类达线人数为3353人,艺体类达线人数为2170人。另外,高分段学生明显增多,其中理科600分以上学生为51人,超过北大、清华录取线的为6人;文科581分以上的为21人,超过北大、清华录取线的为8人。

潞州第一个举人———冯世基隋代,科举制度开始,从隋至清末,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学,以“科举”造人才。长治历史上首次以科举入选的人是隋开皇元年(581年)的冯世基,官至兵部尚书。后任扬州刺史。

长治第一批留洋学生———郭儒旺、郭雅歌等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中国派出首批留学生114人,其中山西占19名,长治占到5名。他们分别是去意大利学习的壶关人郭儒旺、郭雅歌和长治县人陈良、王多禄、田广益。

长治第一批留日学生———孙宗武、苗雨润、高洪、李庆方等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山西选优秀学生50人赴日本留学,此为山西第一批留日学生。其中长治籍有襄垣县的孙宗武、苗雨润、李庆方、王维新、272--程俊媛郝尚德、连笃敬;长子县的高洪;长治县的裴宝棠等;沁县的吴淞、王懋昭、赵顺等人。

长治最早留学英国的人———爱国人士郑宝善(1882———1941),屯留县王村人,幼时好学,17岁中秀才,免试进入山西大学,1906年毕业,1907年考中官费留学英国,在谢菲尔德大学专攻采矿冶金,积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长治最早留学英国的人。1912年回国后,先后任农商部佥事、矿政司技工技政、北平市河道管理处副处长、南京蒙藏委员会编译室主任、北京工业试验所所长,并会同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参加了丹麦著名地质学家安得生勘察河北省龙烟铁矿的工作,著有《铁世界》一书。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不畏艰险,千方百计营救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1934年3月曾费尽周折,具名担保,营救宋冠英安全出狱。

第一位女教师———程俊媛(1891—1971),女,字秀如,长治市西街人,回族,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失志读书,学有所识。1909年,长治县创办第一所女子高等小学堂,长治县政府聘请她任该学堂堂长。1912年,经考试合格,被山西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录取,成为清末民初长治第一批女子登榜学子。1918年,山西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在长治成立,她受聘到第四女师任教。1928年至1937年,先后在长治县东和村和长治西街女子小学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积极参加长治县总动委员会,协助广大女生和发动广大妇女参军参战和拥军募捐。1939年,日军侵占长治,她撤离到长治县师庄一带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71年逝世,终年80岁。

最著名的教授———宋谋玚(1928—2000),原籍湖南双峰县,出生于上海。1946?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后来毕业于湖南大学中文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过文化教员和杂志编辑。1958年转业到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1979年调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为晋东南地区最著名的教授。大学期间侧重于诗词写作与研究,参加并组织过诗社,1984年出版《柳条村半楼273--诗稿》。1978年起发表有关曹雪芹生平与《红楼梦》版本的论文,此外还写过《水浒》、《金瓶梅》等方面研究文章,总字数逾二十万,为长治市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

山西省“十佳”少年———长治市梅辉坡小学高强城区煤灰坡小学五年级学生高强在1990年8月15日下午,为抢救一名落水中学生而英勇牺牲,市委授予他“赖宁式英雄少年”光荣称号。同时,高强还被评为山西省“十佳”少年。

山西省第一个被美国大学录取的在校高中生———王茜王茜同学是专附中第一届英才班学生,2002年入学后,她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曾获研究性学习一等奖、英语风采大赛一等奖、电脑技能展示一等奖。2003年,她以托福考试620分的优异成绩,被美国侨港大学正式录取为全额奖学金学生,为全省第一个被美国大学录取的在校高中生。

山西唯一的国家音乐教科书三种版本的主要执笔者———田明俊

长治师范音乐教师田明俊,为国家特级教师,山西省中师音乐教研会理事长。1990年,他被国家教委与上海音乐出版社聘为第二代全国中师音乐教科书撰写群体中的一员,后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上海音乐出版社同时聘为“一纲两本”、全国中师音乐教科书的主要执笔者之一,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国家教科书三种版本(全国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科书1—3册、琴法1—3册,全国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科书1—3册,全国中师音乐课本1—3册)的主要执笔者。

山西省第一本普通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的编纂者———郭新虎

长治二中高级教师郭新虎,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他经过数年辛勤耕耘,编著了山西省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山西历史文物》,2002年经山西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通过使用。此为山西省第一本由个人编写的普通高中历史选修教材。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ikao/10393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