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报名网站

北京的中小学老师学历难学吗?

实施了27年的教师法面临修订北京的中小学老师学历,而这次修订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因此,教师的门槛也进入了历史最高时期。

北京的中小学老师学历

学历结构层面

此次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对于未来人才培养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教师统一要求有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老版教师法要求小学教师资格只需“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初中教师资格只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北京的中小学老师学历他大学专科毕业”;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硕士研究生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而之前是本科学历。说明全国教师队伍的学历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

目前,全国专任教师1792.9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为历史最高位。

1958年全国出现师资严重短缺现象,这个时期,师资是数量上绝对的缺。中小学教师流失多,与此同时,民办教师急剧增加,教师队伍的质量下滑。一直到了1993年,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标志,北京的中小学老师学历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入标准化和法制化的时期。但遗留了一些师资问题,最主要的是民办教师,尤其农村地区,师资是由民办教师补充。 即我们俗称的代课教师,这个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目前代课教师已经基本解决,依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中小学教师统一要求有本科学历将会彻底解决农村地区师资队伍的学历偏低的状况。但教师学历问题在中国长期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如北京地区,十四五规划明确,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96%。对于北京,教师学历层次提升是可以满足的,但其北京的中小学老师学历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依然有难度的。教育部2020发布的数据表明,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79%,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9%。这个合格率是按照老版教师法要求统计的。如果按本科学历,合格率会大幅下降。东北师范大学编撰的《新时代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北京的中小学老师学历:成就、挑战与举措》表明,小学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020年达到66.00%。充分说明,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小学内将有部分教师面临学历提升或转岗。

基础教育领域的师资最重要的来源,是当地的师范院校。要逐步解决中小学教师学历达到本科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的本科招生计划近年可能会面临扩招状态。一些地方,尤其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面临逐步替换。

目前,中小学师资来源主要渠道是当地的师范院校,但来源不是单一的。自2015年之后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非师范生符合学历要求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采取五年一审的制度。此次修订提出教师资格证书实行定期注册制度。这是根据201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写入教师法修订意见中。注册不合格的,教师资格证书失效。那么,到底是几年一注册?很可能不是五年一审,而是一年一注册。

物质层面

此次教师法修订意见稿,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之前以政策形式写入地方的公文中的条文,此次正式列入了教师法中,公办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依据规范公职人员的相关法律规定,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逐步提高。

教师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从1987年开始,教师工资曾经有三次调整的历史,每次上涨幅度在10%左右。10%这个幅度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的。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差异,所以,各地教师工资是有区别的。但教师工作所占财政拨款的比例在上升。此前,教育部公布数据,说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已经连续多年超过50%;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行倒数三位,上升到目前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我不觉得“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是一个高位。教师工资怎么涨,认为是合理的。没有一流师资进入,如何培养一流的人才?

精神层面

教师法修订意见提出,国家建立教师荣誉表彰制度,设立国家教师奖,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人民教育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健全相应的表彰、奖励体系,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性别构成层面

在教师性别构成中,教师法修订意见提及了性别比例;教师招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进行,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以德为先,按需兼顾学科、性别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性别比例以立法的形式写入教师法修订意见中,这在教育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会提这个敏感的问题,有何深意?

潜台词是,中小学的女教师的比例过大,男教师的比例过小。以中小学师资主要来源的师范院校为例,70%是女生,有的师范女生比例占80%。2019年,我专门分析过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过高的问题。引用的数据也是2019年的。

学前教育领域的女教师比例97.79%,幼教领域基本上清一色的女性,男阿姨罕见的现象由来已久,曾经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幼教领域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纠正;

在小学,女教师比例是67.19%,这个是平均数,在一些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的男教师的比例会高一些,但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男教师是奇缺的。记得有一次去一所小学参加活动,除了体育老师是男性外,其他全是女教师。校长说,没办法啊,我也想要男教师,但没人来啊;

而到了初中阶段,女教师比例要下调一点,女性教师比例是55.64%;

到了高中阶段,女教师的比例继续下滑,达到53.08%,这个比例相对是协调的。由于高中阶段的理科生多于文科,教理科的教师相应多一些,而学习理科专业的男生比例高;

到了大学阶段,男女教师比例接近一半,为49.83%。但是,这个比例是总体的数据,很多从事一线教学的大学女教师所占比例不是很大,特别是专业从事科研的教授女性比例更少。由这个金字塔性别结构图,可以分析出来,对教学标准越高,女性教师的比例相对在缩小,到塔尖的女教授比例是最少的。某所高校的女教授数量仅为4%。

由此可见,女性教师比例过高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学前教育。而在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男孩阳刚之气的养成教育非常关键。学生模仿的对象只是女教师,对孩子的性格和性别,或许会产生一些影响。为什么男生不愿意到学前教育和小学任教?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小学和学前教育上升空间不足,待遇普遍不高。形成了小学老师和幼教只适合女生的刻板印象。

如果我没有阐释错的话,此次提及的性别比例,是要逐步减少中小学女教师的比例,提高男教师的比例。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chengrengk/1221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