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学学历资讯

淮阴陈集中学历任校长难学吗?

杨肇庭,江苏灌南县人,1909年11月出生,1932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至1941年1月,先后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三团二营连政治指导员,宿沭海中心县委第一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灌云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沭阳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1945年秋天起任灌云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1949年5月至1951年12月任灌云县委书记。此后,又先后任泗阳县委书记和淮阴地委组织部部长。1958年4月至1960年7月任灌南县委书记。

离开灌南后,任淮阴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73年起历任淮阴地委党校副书记、副校长,淮阴地区机关党委会书记,地委统战部部长,地委常委、纪委书记。1983年3月离休,享受正厅级待遇。2002年4月30日逝世,享年93岁。

在围绕“追寻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这一选题展开采访工作之前,记者先行前往江苏省党史档案室查阅了一些相关史料。翻开《中共灌云县地方史》,找到灌云县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淮阴陈集中学历任校长的名字时,不禁有些吃惊。杨肇庭淮阴陈集中学历任校长?这不是灌南建县后第一任县委书记吗?

因为记者是灌南人,也了解一些家乡的历史。而灌南与灌云的关系,也甚是特别。灌南于1958年建县,正是由原灌云县与涟水县部分乡镇合并而成的。对于杨肇庭,记者略有耳闻,不过也仅限于知道其是一位老革命家而已。

为了了解更多信息,记者随即与灌云县新闻中心主任葛志亮取得了联系,他向记者提供了另一个信息:杨肇庭的老家就在灌南县北陈集镇。由于记者对灌南较为熟悉,所以决定直奔北陈集镇。

最初的寻访

4月的苏北,桃红柳绿,春意盎然。4个多小时后,车已到达北陈集镇的街头。在向路人询问去路的时候,一个倪姓老人表示,杨书记早在2002年就去世了,其家人早就全部搬到淮阴(现淮安)住了。因为杨书记参加革命太早,自己又是后搬到北陈集的,所以,虽然杨老在世时也曾回老家看过几次,但了解得并不多。问答中,围观人群渐多,却再无人提供更多线索与信息。就在将要离开的当口,一位耄耋老人叫住记者,表示自己跟杨书记有过交往。

老人名叫纪怀成,于20世纪60年代供职于灌云县内某银行。纪老在淮阴(当时的灌云归淮阴地区行政专署管)参加为期3个月的岗位培训时,一天晚上,培训主办方组织观看演出。当主持人请出淮阴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肇庭讲话时,纪怀成喜出望外,因为他早就听说杨肇庭是北陈集出来的老革命,现在能够这么近距离地倾听他的讲话,是做梦也梦不到的。杨肇庭在台上讲得激情澎湃,他则在台下听得热血沸腾。待杨肇庭讲完落座后,纪怀成便跑到他身边向他问好并简单介绍自己是灌南陈集街人。知道自己遇到了小老乡的杨肇庭很高兴,热情地向他问长问短,包括他的家庭、工作等等。知道纪怀成也是来参加岗位培训的,杨肇庭语重心长地说:“能在银行工作不容易啊,你一定要好好学,把工作干好,为我们北陈集人争光。”稍顿片刻,他又说:“这个星期天,你来我家里吃饭,改善伙食,我要亲自包饺子给你吃。”激动之余,纪怀成一口答应了。星期天,当他如约而至的时候,杨肇庭已经坐在桌前包饺子了!后来的3个月里,杨肇庭每个周末都叫他去家里吃饭……

“虽然我也不好意思去,但杨书记盛情难却,而且在他家那些天里,他还常常教育我如何做人做事做好工作。他很关心年轻人的成长。”纪怀成老人还给记者提供了杨肇庭侄儿在淮阴的联系方式。

继续追寻

欣喜之余,记者急忙又驱车前往灌南县委宣传部,希望在宣传部的帮助下得到更多的有关杨肇庭的信息。灌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在问清此行目的后,随即电话联系了县党史办同志并又特地从县新闻中心调度了一名记者陪同采访。

次日,记者赶到了灌南县党史办公室。据该办主任李锦华介绍,在杨肇庭带领下的两年多里,灌南面貌改变极大。农业生产大丰收、工业突破空白、交通闭塞局面得到改善、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全县医疗网也得以建立……

在李锦华的介绍里,我们还得知,杨肇庭做县委书记的时候,不管是大搞水利、积肥或是夏收、秋收,都是下到劳动第一线的。

1959年初,灌南县委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精神,大搞“积肥”运动。杨肇庭与其他县委领导一道带领县直机关、企业、工厂、医院等单位500余人进行了为期4天的积肥突击。那4天里,杨肇庭与所有的劳动者一样,奋战在积肥第一线。他身先士卒、手提肩挑,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积肥点。在他的带领下,4天共积肥4.21万余担……

1960年夏,麦收在即。就当时的情况,农业靠天吃饭,麦收时如果遇到洪涝天气,丰收就会成为奢望。所以杨肇庭在安排好全县的麦收工作以后,深入堆沟、苏光等公社指挥麦收。而不管到哪个公社,杨肇庭都会在查看麦收情况之余,与众多老百姓一道在麦田里挥动镰刀,抢收麦子。那年,大田里的蚊虫特别多,不管怎么防备,都会被虫子叮咬。但杨肇庭根本就不在乎,他一边挥镰割麦,一边鼓励大家抓紧时间抢收麦子……就算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擦一把。

赶赴淮安

几经辗转,数次联络,我们终于见到了今年已经73岁的、杨肇庭的侄儿——杨开展。老人住在淮安市区的一个名为“水畔花城”的小区,在见到记者的刹那,他显得很是激动:“真想不到,现在大家还记着我伯父。”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伯父在灌南的城市建设、工农业发展上的高瞻远瞩。灌南县城的人民路和新兴路都是在1958年设计兴建的,历经50多年,到现在也不落后,因为我伯父当年就把灌南县城的规划定性为现代化的小县城。此外,现在新安镇境内的中心河、郑于大沟等都是伯父当年做的,到现在还在灌南的防洪排涝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任职的那几年里,灌南还建起了印刷厂、面粉厂、酒厂、棉织厂以及一个小型火力发电厂,这些厂子在灌南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谈吐间,老人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对工作,杨肇庭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对同事、对朋友,亲切友好、热情洋溢,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杨开展的父亲是杨肇庭的亲弟弟,与杨肇庭同年参加革命,1940年护送纵队政委去山东邳北的路上牺牲。时年仅两岁的杨开展便成了孤儿。成年后,杨开展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有一年身体不好,家庭生活捉襟见肘,快要揭不开锅了。思量多次,他准备向灌南民政申请救助。不知怎么的,这事被杨肇庭知道了。他立即打电话给民政部门,“你们不得批准杨开展的救助申请。他要是没钱看病,没钱生活,叫他打电话来找我,我负责就行了。你们要把精力放在比他更需要救助的人身上。”

2002年,杨肇庭病危,偶有清醒的时候,便对身边的亲人嘱咐再三:“你们记着,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一定要体谅党和政府的困难,不管自家能不能安排或者安排到什么程度,都不能给组织增添麻烦。”如此地,反复多次,甚至就在其进入昏迷前还念叨着:“……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我家伯父啊,一心就想着别人,生怕家里人给公家添麻烦……”叹息间,杨开展老人的眉宇间有掩不住的自豪悄悄洋溢。

精神永存

两天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了一个平易近人、见识高远的县委书记。乘胜追击,我们决定前往灌云县。

记者通过电话与灌云县新闻中心葛主任取得联系,并请他与当地党史办作了沟通。因此,我们离开淮安后便直奔灌云县党史办。党史办主任夏玲早已在办公室等候,并给我们讲述了自己所了解的关于杨肇庭的事情。灌云史称洪水走廊,经常为水患所害。杨肇庭任灌云县委书记时,正值该县水灾之后。由于土地严重碱化,加之耕作粗放,肥料缺乏,亩单产很低。据当时的数据统计,逃荒、断饮户占到了区总户数的近一半。

 淮阴陈集中学历任校长难学吗?

面对这种情况,杨肇庭在积极争取上级救助的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救灾机构,号召全体党员、干部,采取群众自助、生产自救等措施,克服困难,战胜灾荒。在生产自救中,杨肇庭根据不同情况,引导和组织灾民采取不同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动群众打石子、织席子、做小生意、捕鱼摸虾、采草药、挑野菜等。

与此同时,据夏玲介绍,杨肇庭结合救灾工作,积极动员当地民工在半年时间里分三个阶段大搞水利工程。这些举措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参与和支持的热情都空前高涨,不少妇女也参与到了兴修水利中。

夏玲说:“除了这些,根据形势的迅猛发展,杨肇庭还积极进行恢复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工作,为此后灌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阴陈集中学历任校长难学吗?

追寻工作结束后,我们回到灌南,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仔细询问了我们采访的过程。她用一句话评价杨肇庭:“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竭尽心智,无论是对于灌南还是灌云,都作出了极大贡献,是‘两灌’人民的骄傲!我们怀念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摘自2011年5月23日《中国县域经济报》)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jiaoyu/1260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