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学学历资讯

方圆培训网,方圆培训中心

方圆培训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见习记者 陈馨懿 记者 张蓉

方圆培训网

某教培机构的课程价目表。

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告似乎一夜蒸发。

电梯里洗脑的广告词、公交车站牌的巨幅张贴画、短视频平台上的各种老师推荐和“大神”学员现身说法……你可能还注意到方圆培训网,今年3月方圆培训网,在杭州市中心商圈直线距离1200米的路程里,曾竖立着11块网课广告牌。“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好成绩源自好方法”,种种宣传词吸引路人眼球。

而近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重新走访了这个中心商圈路段,沿途共6块广告牌,内容均未来自校外教培机构。

“我女儿6岁。以前密集的时候,每天会接到几个教培机构的宣传电话。幼儿园门口也时不时会搭建起各种教培机构的宣传台。”郑女士发现,最近,类似的宣传电话减少了,幼儿园附近也没再出现相关的宣传台。

教培机构营销大战戛然而止的背后,是持续加强的监管政策。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核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开始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从严治理”和“全面规范”。

紧接着,6月1日,因存在虚假宣传或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处罚。

如今,在一轮轮强监管下,校外培训机构暂停了轰炸式宣传,部分机构开始自查、整改。

老师宣传难觅踪影,有机构公示教师资格

方圆培训网

武林广场附近一处某机构教学点。

6月10日下午5点多,在武林广场附近一处某机构教学点门口,周女士(化名)正在等待六年级的孩子下课。她刚给孩子报名某机构不久,不过,从孩子进入小学开始,另一家教培机构的高端班就没有中断过。

周女士很看重师资力量,“我看高端班很多老师是通过浙江高考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校,感觉靠谱。”

周女士自己就是老师。她记得,过去的确有以教师为噱头的机构宣传,其中就有虚假内容方圆培训网:“以前有同行讲课,就是这种广告,但那个同行根本就不是名校出身。”

一张照片,配上教师毕业院校、教龄、教学成果,这样的教师宣传,如今已难觅踪影。当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走访的多家教培机构站点,都没看到类似的教师资料。

一位培训机构老师透露,目前,机构正在自查教师资格证,她就因为没有资格证而面临转岗。

“最开始是教龄的说法变了,要从拿到教师资格证开始计算。除了我,一些有多年经验的老师也没有资格证,教龄同样是零。”这位老师说,“以后应该都要持证才能上课了。”

家长要如何查询机构教师是否有教师资格方圆培训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查询多家教育机构官方网站发现,有教培机构开设了“教师信息公示”一栏,公示了所有教师及资格证编号。但多数机构并未公示。

一些机构则不再介绍教师“教龄”,而是改用“教学经验”、“行业从业经验”等措辞,究竟是否持证上岗也成了谜。

方圆培训网

位于体育场路的一家教培机构。

不再布置课后作业,作业变建议性

以体育场路中河北路交叉口为中心,方圆400米内,就聚集了四家某教培机构。

在其中一家,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注意到楼梯间出现了崭新的张贴画,上面写着“不布置任何作业”。布告栏上,6月发布的《规范教学说明》和《办学承诺书》再次强调了同样内容——“课外培训不布置课后作业,教学内容在课中复习、巩固”。

方圆培训网

楼梯口“不再布置作业”的宣传单。

在读八年级的周同学回忆说,“6月初,机构给我们发了短信,说不会再布置作业了,我们的老师也专门强调了一遍。”

“为了响应国家五项管理中的作业管理要求,再明确下咱们的课堂不布置作业哦,也不做作业打卡。”6月初,家长高先生也收到了教培机构各科老师的短信通知。他的女儿正初一,在某机构补习语、数、英、科四门课。

另一位家长郑女士则告诉记者,教培机构的老师仍在布置作业,只是态度截然不同,“以前,老师都会提醒说作业最好做一下,现在的态度则是爱做不做。”

“我看作业还是有,只是老师不强求,变成建议做,基本上孩子还是会做。”高先生说,最近,临近期末复习,女儿补习的每科每周都有一份建议做的试卷,“其实作为家长,我不希望取消作业打卡,来补习本就是为了提高学习质量。”

高先生猜测道,如果以后头部教培机构都不再要求作业打卡,家长可能会去选择那些小一点的培训机构,“它们更灵活,费用也更便宜。”

孙女士的儿子在读小学二年级,也在杭州一家头部教培机构上了两年的补习班。她发现,最近,儿子的语文作业大多从课后换到了课堂上完成。“小孩子自制力差,如果不留作业,肯定会影响培训效果。”孙女士说,如果以后教培机构不再给孩子布置作业,她会选择自己给孩子加压,布置作业。

“七大能力”“英语表达”,学前教育纷纷改名

方圆培训网

某教培机构布告栏上的《规范教学说明》和《办学承诺书》。

在上述张贴在教培机构布告栏的《规范教学说明》和《办学承诺书》中,还陈列了有关培训内容的要求,包括“培训内容不超纲不超前。”“开展学科类培训,不得超出培训对象所处年龄阶段的课程标准。”

6月10日晚上7点半,位于体育场路的一家教培机构灯火通明。透过巨大的落地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看见不少幼儿正在学习数学、英语等相关课程。

“平时,孩子上一节课都是200元起步,这个英语短期课300元5节,很划算。”被这样的优惠力度吸引,当晚,郑女士带着还没上小学的6岁女儿来试听这门被称作“自然拼读”的英语课。

除了这门课,3月起,郑女士还给女儿报了小学数学课。她注意到,最近几个月,很多课程突然改了名字,“小学数学现在叫‘七大能力课’,小学语文变成‘阅读和理解课’,小学英语则变成‘英语表达课’。”每周都陪女儿上课的郑女士感觉,课程内容没有变化。

方圆培训网

某教培机构正在给幼儿上数学的相关课程。

在课程名更换的同时,原本的分层教学班,现在也有了新的名字。

6月1日起,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郑女士说,女儿从3岁多就开始在瑞思上英语课,“但自然拼读法,她没有系统学习过,我也辅导不了,才来这家教培机构试听这个课。这既可以说是为上小学做准备,也可以理解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郑女士看来,即使加紧对教培机构的监管,也很难抑制为人父母的焦虑,“不从源头减负,没有太大的帮助。”

身为老师的周女士则认同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整改。她觉得部分家长太过焦虑,总是执着于让孩子报班提前学习,反而给教学制造困难。“孩子们觉得自己都学过了,在学校就不怎么认真学了,其实他们的基础还很薄弱。”周女士说,“培训班应该是给学校的教育锦上添花,而不是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jiaoyu/9913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