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学历百科

小晴天的学历好吗?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6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李玉莹)4月4日小晴天的学历,晴小晴天的学历,早上7时不到,孙博文已经在大棚里打理他的小番茄小晴天的学历了。一眼望去,棚内一列列小番茄植株已经冒出了淡黄的小花,有些结出了指甲般大的绿果子。

巡查大棚、查看棚内温湿度及土壤干湿度,是孙博文每天早起必做的第一件事。趁着这几天天气好,他又开始忙着给植株抹侧枝。“晴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如果侧枝去得太早,会影响根部的发育。”这位转行做农业的工科男,谈起种植头头是道。

孙博文的小番茄基地位于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村,这是他从小生活的村庄。2020年夏,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两年后,27岁的他辞掉外企工作,选择返乡建大棚搞农业。他在质疑和支持两种声音的交汇中寻找心中的光。

返乡创业

“最不让父母省心的决定”

小晴天的学历

2022年3月,孙博文在大棚内查看小番茄苗。

辞职回乡创业建大棚搞农业,是孙博文做过的“最不让父母省心的决定”。

2020年9月初,远在海南工作的父亲孙建明被一通电话惹怒了,他的态度很强硬小晴天的学历:“你种多少我拔多少,不管你花了多少钱!”

这是孙建明第一次对儿子发火。

高考考上华中科技大学,本科保送本校读研,这个从小品学兼优的男生,在学业上基本没让父母操过心。但这次,一向和谐的父子关系有些撕裂。

长年在外务工的孙建明很不理解,心里甚至责怪儿子不懂事。“辛苦把他送出去,是希望他能在大城市扎根发芽,不希望他回农村。”孙建明说。

“你就跟他讲,种地没那么简单。”那段日子,孙建明给村党支部书记陈传胜打了几次电话,让他帮忙劝退儿子。

遭到父亲的极力反对后,孙博文还是不死心。9月24日,是父亲52岁的生日。他坐上飞往海南的航班,父子俩当面聊了很久。直到现在,孙建明还记得儿子当时反复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我想把握自己的人生。”“不管成功与否,我都不后悔。”

孙博文大学学的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后班上一大半的人进了房地产企业,他则顺利进了一家外企,拿着还算满意的薪水。这样的人生轨迹符合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期望。孙博文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也会按照这样的轨迹来。

但工作一年多后,孙博文渐渐感到焦虑。他说:“每天早晨拖着沉重的眼皮上班车,下班回去后只有吃饭的片刻宁静,总觉得人生少了点什么东西,就像缺乏使命感。”

2020年的夏季,孙博文开始在生活中寻求突围。这个从小有着田园情怀的青年,最终决定回乡建大棚搞农业。他看到,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

父母终究拗不过儿子,更不忍心打击他。他们虽然心里不同意,面上还是默许了。

“双一流”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回家种地”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哪有大学生毕业还回家种地的?”很多村民这么说。

这些话并没有刺痛孙博文,他也很少去反驳。“做出成绩来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虚的。”他心里虽是这样想,但又觉得没必要说出来。

不过,高学历人才返乡创业,让陈传胜很兴奋。他以“不可思议”来形容自己的惊喜和意外。当孙博文找到这位村支书流转土地时,他非常爽快:“你要真想搞,随便哪一块地我都给你。”

当时,谢河村正在进行抛荒田整治,村集体流转了100多亩地种植谢河辣椒,其中的5亩后来让给了孙博文。

2020年10月,建大棚时,孙建明请了几天假回老家帮儿子,母亲程凤仙则放弃海南的工作留在了家里。

亲力亲为

“吃的苦,同龄人一般吃不了”

小晴天的学历

孙博文(左一)和父母、妹妹孙雪芬(右一)在一起。

2021年春节刚过,孙博文和家人就开始忙着栽苗了。

在前期几个月的考察中,孙博文注意到,小番茄在华中地区只有零星地块种植,但在一年四季都有较高的成交量。种植小番茄,成为他的创业项目。5亩地共6个大棚,选择基质栽培,主打特色为“健康生态”。

专业与农业不沾边,也没种过地,是怎么搞种植的?一个多月前,孙博文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视频:走访十几个基地,联系多位专家,阅读的技术书籍撂起来有1米多高,查阅几百篇相关论文……这条视频发出后,播放量达几十万人次,收获1.5万个点赞。

小晴天的学历

孙博文书桌上摆放着农学书。

从事育苗技术工作20多年的祝菊红清楚记得,2020年11月,孙博文一人来到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满腔热血地介绍:“我想回家乡搞种植,但专业不对口,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技术支持。”

此后的日子里,祝菊红成了孙博文的线上指导专家之一。从基础的物资配备,到品种、土壤、肥料的选择,她有问必答。

上网刷到一些种植户的直播视频,孙博文也会跑去学习。

35岁的刘龙飞,是湖南常德“新农人”。2016年,他辞职回乡种小番茄,规模已相对成熟。孙博文干脆就住在他家,一住就是一个月,每天跟着他学,从病害防治到栽培基质配方,孙博文的手机里装满了照片和相关资料。

在孙博文房间的书桌上,农学方面的书籍一天比一天多。2021年,他看了超过500篇论文,做了10多次的对比实验,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总结和迭代循环中改进种植方案。从育苗到结果,每一个阶段他都要亲力亲为。

买来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不好用,他自己动手改良;为追求健康生态,他决定采用苦参碱消灭害虫,尽管成本高几倍;夏天棚内40多摄氏度的高温,他也要坚持待着。

因创新采用天然蜂胶保鲜,他给自己的小番茄取名为“蜂胶小番茄”。种植基地则有个颇富诗意的名字——“得闻农场”,源于杜甫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他希望,带大家吃到更高品质、更甜的小番茄。

2021年5月,第一茬小番茄上市,程凤仙摘下一颗尝了尝说,“甜”。这是她对儿子的肯定和鼓励。

孙博文身高1.78米,体重只有120斤。看到眼前又黑又瘦的儿子,程凤仙难免心疼,她说:“他吃的苦,同龄人一般吃不了。”

政府扶持

种植规模将从5亩扩大到15亩

小晴天的学历

2021年5月,小番茄盛产期。

创业的过程也没那么顺利。面对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孙博文总结2021年成绩时说了四个字:“顾个饭钱”。

种植技术的不成熟,加上销售渠道没有完全打开,过去一年中,有近一半的小番茄没有卖出去,最终只勉强保了本。

尽管如此,当在淘宝上看到超高的好评率和复购率,他确定,是产品得到了认可。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今年的种植技术有了进一步改善。按照他的预算,亩产量可达8000-10000斤,亩产净利润能有5万块钱。再过约一个月,就可以摘果了。如果一切顺利,很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还行,好好做吧。”父子俩终于达成共识。作为父亲,孙建明还会给儿子提一些意见:“要做好做精,把产品做出品牌,不要搞砸了。”

孙博文的家距离大棚基地很近,步行只需两三分钟。从大棚处望过去,可以看到他家的两层楼房。

“每天一大早天没亮甚至是半夜,他都要去看那个棚子。虽然不是学农业出身,但他做出了专业的水平。”住在隔壁的村党支部书记陈传胜,成了孙博文创业路上的好伙伴,两人平时经常讨论种植技术上的一些问题。

渐渐地,村民对这个“跑到土地上埋头苦干”的高学历小伙,也有了新的认识。

前段时间,在镇政府的大力争取下,孙博文的“高品质樱桃番茄无土栽培项目”获得50万元的政府扶持资金。一个多月后,小番茄基地将迎来首次扩张:种植面积从5亩扩大到15亩。

这个创业项目成为县里重视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县领导也前来调研。孙博文有了更高更长远的目标:培训种植农户标准化种植,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他感慨:“看过那么多美丽的村庄,也希望我们村能比他们更美丽。看到家乡的年轻人都往城里跑,也希望哪天城里人能反过来羡慕我们农村。看到村里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农业,也希望做农业同样能带给人们生活上的底气和自豪。”

不过,孙博文也有压力。“产品再好,别人看不到有什么用?”客户群体范围太窄,电商要怎么做起来?成了他最近钻研学习的内容。

从2021年5月运营短视频账号至今,孙博文已累积了1.7万粉丝量。他也曾尝试为村里卖团风荸荠,但效果不太理想。“直播过20多场,每场两小时左右,最好的时候有100多人同时观看,差的时候只有几个人看。”一个月只卖出130多单后,他觉得效率不高,后面一段时间也没怎么带货。

今年3月初,孙博文专门去了趟福建漳州,并在那里待了一周,向搞电商的老乡学习直播带货。

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年轻人给孙博文留言,表示想和他一样回乡搞农业,但孙博文并不建议,他说:“做农业没那么简单,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不要一头闷进来去做农业,最后发现行不通。”

这一年,孙博文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让小番茄的品质再上一层楼,把品牌打得更响亮,为大棚种植建立一套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的体系……

这一年,孙博文也变得更加努力,“不仅要低头种好地,更要抬头仰望广阔的星空。”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shudian/1186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