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报名时间

什么是学历案怎么样?

以前的教育推崇“教案”什么是学历案,新课改后的教育则渐渐风行“学历案”。许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与传统教案相比,“学历案”到底有何特点?更进一步追问,到底什么是“学历案”?

今天课程菌就为老师们分享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崔允漷教授的研究——《何为学历案?》,本文节选自《学历案与深度学习》。帮助老师们看懂“学历案”,实践新教学~

什么是学历案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何为学历案?

学历案来自对教学专业的再认识。

学习的本质是经验在深度或广度上的持续变化,即个体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形成新经验的过程。学习是与生俱来的,人天生都是爱学习且会学习的。儿童作为学习主体,完全可以自主发生学习。

那么,为什么需要教师?教师作为术有专攻的教学专业人员,其存在是为了让儿童在新旧经验之间发生更顺利更有价值的顺应与同化,即发生更好的学习。所谓“更好”,意指至少要比儿童完全自主的学习学得更快、更多、更有意义,而且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儿童会更想学、更会学。

因此,教学专业的领地就在于教师如何帮助儿童把旧的经验建构成新的经验,或者说从经验的此岸过渡到经验的彼岸。

就学校教育而言,学习就是学生经验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现有赖于经历一种有指导的学习过程。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实践,其专业性体现在通过专业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估,以规范或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的学习。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重新认识

学与教之关系什么是学历案:学主教从——从行为者的主次地位来看,学习是儿童的基本权利,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的教是服务学生学习的;

先学后教——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教是以学为基础或前提的,没有学习,则无需教学,犹如“没有买,何需卖”;

以学定教——从行为的专业性来看,教师所作出的任何教学决策都是以学为依据的,是基于学情的,不是“自作主张”的。

什么是学历案

就具体的专业实践过程来看,称得上“专业”的实践一般需要有三个环节:专业方案的拟订、方案实施与结果评估。

区分一项实践活动专业与否的首要标志是专业方案的有无。

家长教育孩子是日常经验,没有专业的方案,故不属于专业实践;

驾驶、烹饪是职业,其实践活动之前无须制订专门的方案;

而治疗、护理、诉讼,建筑等实践活动都有专门的方案,因而成为公认的专业活动。

因此,决定某项实践活动专业化程度的依据首先是方案的专业化,因为预设的方案决定着后续的实施与评估。一个人从事某项专业活动,如果没有好的专业方案,即使实施得再好,也不是专业人员,顶多算个“民间艺人”。可见,专业人员的标志之一就是首先要学会编写专业的方案。医师需要基于患者病症研拟处方,建筑师需要依据客户需求设计图纸,教师同样需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编制教学方案。

学历案来自于对教学方案的认识。从历史上看,在农业社会,教学方案最早是与经典文献即教学内容合而为一的。那时,尽管教师作为一种社会分工的职业出现了,但教学法还没有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或作为专门用来传递知识的技艺。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案可以称之为内容立场,即教有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教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社会普遍要求提高工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普及甚至强迫性的教育逐渐成为国家或社会的诉求,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成为历史的必然,学校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学法成了教师的必备素养,培养教师的机构应运而生。于是,教学方案也发生了变革,从关注“教什么”走向关注“如何施教”。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案可以称之为教师立场。

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后工业、信息化、知识经济社会的迹象不断涌现出来。同时,人们对教学专业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化,特别是学习科学的迅猛发展,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教学方案的专业性问题。从专业即服务他人的属性来看,教学方案必须从起初关注“教什么”的内容立场,到关注“怎么教”的教师立场,走向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的学生立场。

什么是学历案

“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系列丛书”编委会

顾问:张民生 朱慕菊

主任:崔允漷 陆志平

副主任:杨向东 张铁道 刘红云 杨晓哲

经验告诉我们,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

衡量教师专业实践的业绩应该是学生学会什么、何以学会,而不是教师有没有教、怎么教。犹如医师应以有无治愈病人,设计师应以有无满足客户需求为业绩一样。

因此,教学方案需要从学生立场设计学会什么、何以学会的问题,学历案来自对实践中的学案、导学案的总结与提升。

近年来,关于教学方案的变革实践异常活跃,涌现出诸如学案、导学案、教学案、学讲案等许多概念。这种现象既反映了一线教师的创新热情与变革精神,也反映出教学方案需要变革的必然性。然而,对教学方案的理论研究似乎比较匮乏,没有很好地回应我国中小学课程变革伟大实践的诉求,没有很好地总结与提炼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也没有引领实践变革,甚至,导致一些“为变革而变革”、“变革之后更糟”的乱象。

如,把学案变成“每课必练”;教师既要写教案,又要写导学案,极大增加了负担;学生本来面对的文本主要是教材+配套的练习,现在要面对的文本超多:除了教材、多本教辅,还有导学案、考卷、作业单……学案“无”学,导学案“缺”导,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了,但学习没有得到多少改善。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或实证上作出回答。从方案的专业标准来看,把教学方案与作为治疗专业方案的处方相比,处方有国家标准共有8章6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6年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教学方案不仅没有国家标准,连行业的共识都还没有,这怎么能够让其他专业的人把“教学”视作为“专业”呢?探索学历案的初心就在于此,一是总结和提炼中小学教学变革实践的合理创新;二是寻找促使教学方案专业化的努力方向。

什么是学历案

何为学历案?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为了便于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围绕某一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专业化预设的方案。

一份学历案的基本要素包括:

(1)学习主题/课时;

(2)学习目标;

(3)评价任务;

(4)学习过程(学法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

(5)检测与练习;

(6)学后反思。

其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计划,一种学生学习的认知地图,一种指向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档案,一种在课堂内外师生、生生、师师交流的互动载体,一种供师生双方保障教学质量的监测依据。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hibo/13045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