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网大全

饶平第一中学历史名称难学吗?

饶平第一中学历史名称

汕头市老妈宫老戏台上演潮州大锣鼓《潮乡情》。

近日饶平第一中学历史名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同时审查批准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潮剧保护传承条例,三部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5-7日,南都记者跟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走访了潮汕揭三市,对潮剧的现状和发展状况进行走访,了解这次协同立法背后的故事。

一部潮剧情系三市,一份条例三地施行,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潮汕揭三个地级市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在广东地方立法史上尚属首次,也开创了全国在文化领域协同立法的先例。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是潮汕揭三市潮剧保护传承协同立法的指导方,潮剧保护传承协同立法对广东省开展区域协同立法,进行了有益探索,潮汕揭三市将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做好总结工作,为其他区域共同立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饶平第一中学历史名称

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排练室内学生正在练习基本功。

协同立法之前,“南国鲜花”潮剧面临传承困境

“朝天蹬干净利落,鹞子翻身迅猛稳当,刀枪花、夺刀、棍棒枪耍得让人拍手叫好”。7日,在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的排练室内,不断传来稚嫩的咿咿呀呀声,学校的老师正带领一群学生在练习。

数百年来,潮剧在广东潮汕地区生根发芽,伴随着潮汕人跨海出国的风潮将其带到了世界各地。三十多年前潮剧在泰国、马来西亚、槟城、香港很兴盛,潮汕地区各类民间戏剧团更是数不胜数,随着时代变迁,如今这种盛景不再近况堪忧。

“以前是千里挑一,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戏曲学校来学潮剧,如今能送到学校的孩子饶平第一中学历史名称我们基本上都接收” 。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张鹰表示,潮剧艺术人才培养层次不高,学校的办学学历层次仅是中专,从发展上来看远远达不到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家长为孩子选择兴趣爱好培训上来说,家长也更趋向孩子选择美术、音乐、舞蹈之类的艺术培训。此外,潮剧表演专业教师的缺失,艺术人才培养单一,各类设施设备配套建设也已经满足不了潮剧的教学需求。

“潮剧在走下坡路,人才只出不进,断层现象非常明显。”来自潮州市潮剧团的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陈潮钦说,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整个剧团将面临男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

数十年前,潮剧兴盛时期,演员们走遍潮汕地区甚至经常远赴海外表演,剧团所在的村子中,人人都能哼上几段,在各类节庆日请戏、庙会中,潮剧曲艺得以传承。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逐年减少,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庙会等不复存在,再加上疫情影响,潮剧演出少了,传承的文化生态及文化空间被大大挤压了。

剧团收入、演员工资,是一个剧团能够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主导的社会,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一般需要考虑经济利益的回报,其次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以前我们一年大概有200多场演出,但疫情以后几乎没什么演出了。”揭阳市青年潮剧团团长黄锡宏介绍,为了维持剧团的稳定发展,剧团依旧坚持发放基本工资,而一些剧团在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只能解散。

不仅是民营剧团,国有潮剧演出剧团也因资金问题举步维艰。潮州市饶平县潮剧团副团长余御云介绍:“这两年,我们团的演出加起来不过20场,演员们每个月工资只有900多元” 。

既然如此落魄,十几年来,潮汕揭三市潮剧一直面临招不到人的困境,也就不足为怪了。没有了场景,当然就会出现艺术源头日渐干涸的窘态。

饶平第一中学历史名称

潮州市载阳茶馆市民喝茶听戏。

协同立法缘起,一起共抓潮剧传承与保护

潮剧,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传承潮剧,潮汕揭三市均做了一定努力和积极探索,但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要求仍存在差距。同时,潮汕揭三市都知道传承和保护潮剧不是某市的“独家任务”,作为2000万潮汕人的精神纽带,潮汕揭三市作为潮汕的代表区域无法割裂,只有共同保护和传承。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并对以潮剧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出重要指示后,我们本计划在2022年开展潮剧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潮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庄瑾瑜说,人大代表建议直接推动了这一立法进程,协同立法也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积极支持。

2021年1月,在广东省人大会议期间,来自潮州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余建红提出了开展潮剧保护协同立法的建议,建议得到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迅速回应。2021年4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协同立法工作会,确定了“一方(潮州)起草,多方征求意见,协同确定主要制度,允许保留地方特色”的工作方式。

汕头、潮州、揭阳同属潮州文化区域,这是三地开展区域协同立法的基础,但文化领域内“协同立法”该怎么走,大家心里都没数。此前,国内并无文化领域区域协同立法的先例,广东也是首次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毫无经验可循。

“三个市各自的关注点、需求也存在差异。”庄瑾瑜表示,潮汕揭三市经济基础不同,在各市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上也存在很大差距,法规制度设计难以高度统一。

“最开始潮州条例草案名称为《潮州市潮剧文化保护传承条例》,我们建议删去‘文化’二字。”汕头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黄楚瑜表示,潮剧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去掉“文化”两字,更加聚焦潮剧保护,彰显立法的“小切口”“小快灵”。在三方讨论下,这条建议,最终被潮州采纳。

“揭阳在民营潮剧表演团体建设方面的基础比较厚实。” 揭阳市人大法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林华介绍,基于地方差异,揭阳对加强对民营潮剧表演团体的指导和扶持这条就予以了固化。在推进协同立法过程中,三地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在构建协同协调机制基础上,切实考虑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潮剧实际发展情况,后备人才培养建设等因素,不搞一刀切。

后来,庄瑾瑜介绍,在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指导下,在起草环节突破由部门起草,司法局审查传统做法,采取由法工委和有关部门组成起草工作专班,突出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形式。三市人大常委会在同一时间阶段审议,同一时间阶段召开立法论证会,同一时间阶段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从建议的提出到形成统一的意见,历时只有6个月时间。” 庄瑾瑜称,三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组建专班,三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密切合作,让协同立法驶入了快车道,使工作得以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

饶平第一中学历史名称

揭阳市潮剧票友会演员演唱潮语歌曲《古城蝶变焕新颜》。

协同立法之后,发挥人大职能确保落地见效

潮汕揭三地的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同步施行。

“这部条例可以说等了太久了,我们期盼着政府更多实施细则的出台和落实。”潮州市潮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郭明城说,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以落地。

“我们潮剧票友都是公益演出,所有的经费都是票友们自筹的。”揭阳市潮剧票友会会长许绮丽说,能够立法保护潮剧,作为资深潮剧票友内心都感到很激动,也希望政府能够有实际的帮扶措施,让票友们真正把潮剧唱下去,演下去。

立法只是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到实处,接下来如何合力推动法规早日落地,如何促进潮剧保护传承,利好政策真正进入落地,才是众多潮剧迷和从业者最关心的。

条例中明确规定,三地应当加强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通过区域会商、信息共享、联动执法等方式,提高区域潮剧保护传承水平。三地立法机关也都明确提出,将通过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政府部门出台配套措施,促进条例落地。

“我们计划明年就听取政府关于潮剧保护传承的专项工作报告,政府如何贯彻条例,让人大代表去评议。”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传胜表示,潮州人大常委会要带头普法,人大立法委组织团队去宣传法律,让社会监督,短时间内让政府做出实事意见,细则措施,利用人大监督职能,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职能,督促条例实施到位。

“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开展条例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活动。” ,揭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雯表示,也希望省人大常委会继续加大对三地立法机关的指导,通过协调三地同步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促进潮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图:南都记者 唐建丰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ikao/12815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