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材料

冯骥学历怎么样?

冯骥学历

徐佩珩冯骥学历:九十七岁

籍 贯:广州黄埔

番 号:军令部第二厅无线电通讯总所第十五分台台长

职 级:军委二阶电务员(同上尉)

电台代号:赤坚。

潜伏代号:翠萍。

潜伏地点:广州黄埔夏园。

功 勋:“乙等光华”奖章。

抗战胜利后冯骥学历,按1937年9月7日国民政府公布《陆海空军奖励条例施行细则》的规定,军令部二厅无线电通讯总所徐佩珩上尉符合第八条:深入敌后作战或工作,能适时达成任务,并着有功绩者。获军事委员会颁发“乙等光华“一等奖章。

前两天凌晨,徐佩珩婆婆去世。

距离冯骥学历我第一次访问徐佩珩的2013年,四年过去了,与她相熟曾有交集的罗春晖、黄畅发、苏格兰都陆续写了文章,但唯独她我绕来绕去,一直拖着没写。不是写不动,不是不了解,是因为她我遇到最传奇的抗战老兵之一。把她三十万字回忆录的背景弄明白,搞清楚。

我想,这才是对徐佩珩婆婆最尽心意的致敬与怀念。

一九三八年,徐佩珩十八岁,受当时救亡的爱国运动激励,参加了广州市社会军事训练总队在营模范团女子连。广州市社会军事训练总队是为补充兵源训练壮丁的临时性机构,隶属于广州市政府。在曾养甫的授意下,1937年秋由李崇诗筹备成立,曾养甫兼充总队长,张君嵩、李崇诗分充副总队长,李负实际责任。各区队长,除了从各单位调入之外,从中央军校广州分校特别训练班调来毕业学生100人分担教官。

总队下辖的几个军事组织中,有一个女子连。全连由中学毕业或同等学历的青年妇女120人组成,训练期间为一年,派浙江警官学校毕业的阮秉坤为连长,自1938年1月开始入营训练。

冯骥学历

一九三八年七月,女子连在教忠中学(现在广州市第十三中)操演。

冯骥学历

操演指挥为女子连连长阮秉坤。

冯骥学历

当时画刊,刊登女子连连长阮秉坤(左)与指导员冯骥(右)的照片。

冯骥学历

2013年11月4日,徐佩珩婆婆生日宴会,我拿出女子连会操演练的图片与视频,给当年女子连的女兵徐佩珩、苏格兰婆婆看。她们一眼认出连长阮秉坤,却无法认出自己。

冯骥学历

冯骥学历

上两图为妇女工作大队刚到三江时驻训图片。

1938年10月,日军向广州进攻,广州迅即沦陷,市政府撤销,社训总队的在营模范团、政治大队、女子连、少年连全部撤退至西江广宁。1938年11月,在营模范团下辖各单位在广宁改编西江行署教育团。

教育团未几随即被“广东省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妇女工作促进会”总干事陈明淑接收,女子连与妇工会改名为广东省政府妇女工作大队,冯骥学历他们在战火纷乱中,先北撤韶关,然后翻越南岭秤架大山到阳山,再走了三天,到达连南三江镇驻训。

冯骥学历

地干所当年学员

有见于各地知识青年零散汇集在山区连阳地区,新任广东省主席的李汉魂,干脆成立了一个广东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将教育团、广东省大中学生集训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等单位全部合并入内。女子连也于五月份解散,全连人员进入“地干所”,分散在军事、通讯、行政、政工、财务五个系里学习。

徐佩珩、苏格兰与其他十几个战友进入通讯系,一共训练无线电通讯收发报八个月,毕业后大部份分配到全省未沦陷各县中工作,一九四〇年,广东省推行适应战时的新县制活动,这批学员起到了中坚作用。乃至今天我阅览民国档案时,经常在各种人事履历表里发现第一期学员的身影。

1942年,毕业分配在广东省南路行署电台的徐佩珩,调到在军令部二厅无线电总台桂林支台服役。1943年,徐接受上级任务指派,回沦陷区广州建立地下电台。她和总部派来的龙学湖携带活动经费、伪装好小型电台,扮成一对夫妻与情报组其他人员一起向广州前进。从桂林到广州,他们走了八个月,沿途历经曲折。

一路上,“假夫妻”的身份在行动中不便之处诸多。在肇庆逗留期间,总台曾来电征询意见,希望两人能从日后的工作着想结为夫妻。“当年一直想着抗日救国,曾誓言暂不谈情说爱。”徐佩珩矛盾了许久,最后想通了。“既然目标一致,为何不能共同合作、携手前进?”最终,两人经上级批准,正式结为夫妻。

1943年至1945年间,徐佩珩与龙学湖装扮成乡下人回到了娘家黄埔夏园村,在此建立起秘密电台点,在最危险的敌后区域从事抗日工作。

“我们将收发报机藏在泥墙空位里,外面盖上泥板,再挂上岳飞画像,设上长台、摆放香炉等做掩护。天线安在室内效果不好,就藏在竹竿里,再晾上衣物,伸出天井。” 做好种种伪装,徐佩珩夫妇终于建起了秘密电台,上级命名电台代号为“赤坚”。

在敌人眼皮下工作,他们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一天中午,徐佩珩突然听见一阵急匆匆的皮靴声从巷尾传来,明显是朝她家方向来的。“幸运的是,日军在我们家门口跑过,并没有破门而入。”而她至今仍记得当时丈夫对她说的话:“如果我不幸被捕了,冯骥学历你可把责任完全推到我身上,我去你留,继续做好工作。”这番悲壮的话让她顿时热泪盈眶。

1944年初,徐佩珩的大女儿出生。她常常一手抱着女儿喂奶,一手收发电报。从桂林带来的电池不久便耗尽了,隔了好久没办法与总台联系,最后想出办法,买手电池串联起来发报,“合起来共需96个小电池。”电池当时在沦陷区是日方控购物品,一次只能限买1个。为了凑够96个,夫妻俩只好分头到多个地方去买。花了很长时间,还找借口请亲戚代购,凑够了电台所需的电力,才和总所联系上。

冯骥学历

关于这段记录,当时负责收发“赤坚”台信号总所第九电台上尉台长罗春晖,是这样回忆的:

当时所里最出名的就是汕头台,代号“102”。听说是夫妻档,根据其独有的发报习惯,我觉得发报手法熟悉,应该是训练班时的同学。我猜不出来是谁,名字很重要么?

当时全军的电讯兵之间,有几个俗称约定的通用代码,因为和他们熟悉,我收发报之后一般打个88过去,他也会发过来。88在俗称约定的电讯代码中不是“再见”的意思,是向战友致以崇高的敬礼。99是“我烦你,你滚吧”。46是祝你工作顺利。77是“中华民族万岁”.......我一收敌后电台发的这个代码,抄报后立即交译电室。这是出于危险中的谍报人员发出的最后一电,他发完后会马上砸毁电台,立即潜逃。逃不掉的话,谍报人员出于对祖国的忠诚与军人荣誉,多半在抵抗中英勇阵亡,或是自裁殉国。

大约在44年,这个台突然失去音讯,限于纪律,我不能打听他们,只能在值班的时候长时间里地呼叫:CQ DE XH09,这是当时国防部二厅无线电通讯总所的代号,他们听见了肯定会回答,我在找他们。

我问罗春晖:咿,怎么是102号台,徐佩珩自述是15分台。

罗春晖解释:这一点都不奇怪,外勤敌后谍报组在总所登记的电台号码,与实际委任号码,肯定是内外有别,绝对要错开,不然很容易造成泄密。

1945年,抗战胜利后,徐佩珩功成身退,丈夫分配到公安局,她本人退役在家带小孩。49年,徐佩珩与丈夫回到老家海南。1950年,丈夫龙学湖惜别妻子和四个儿女,只身离开中国内地重返南洋,在马来西亚定居,从此一水隔天涯。直到1990年,夫妻俩才重逢。40年里,她独自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

————————————————————————完

作者:陈重阳。网络ID:连阳标统。

前媒体人,军史学者、华师大口述史协会首席顾问,《国家记忆》文献影像展策展人,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审核组组长。

求转,求关注本号本文。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ikaochangyong/10535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