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学学历资讯

自考考研自荐信好吗?

学员背景

Nicole

自考考研自荐信

本科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

GPA:3.2 雅思:6.5GMAT:730

录取学校(2022年秋季入学)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

申请时间:2021年10月28日

面试时间:2021年11月20日

录取时间:2021年12月09日

大家好自考考研自荐信自考考研自荐信我是Nicole自考考研自荐信,于2021年12月上岸了港中文金融学。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整个留学申请自考考研自荐信的经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低GPA保研无望,我决定留学

上大三时,我开始计划大学毕业后的升学规划。面对很低的绩点,我明确知道自己已保研无望。原本打算考研和留学一起准备,但在见识过雅思和GMAT的威力并遭到一些“毒打”之后,我发现在语言考试、实习、课业的压力之下,我无暇再抽出时间学习考研内容。我也从师兄师姐和消息灵通的同学那儿了解到,考研到本校或同一档次学校的难度非常大,就算是本专业的人上岸也几乎是百里挑一,备考也很枯燥和痛苦。最重要的是,考研只有一所学校备选,考不上也不能顺位选择自己分数能上的学校,不像留学,即使没有申请到理想学校,也有保底的学校可以使自己有学上,因此在家里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我选择了留学这条路。

对比起研究型硕士,我感觉自己还是更适合授课型。因为本人对学术研究不是很感兴趣,觉得自己的水平研究不出什么前人没研究出的。而授课型研究生单纯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直接以一年后的就业实践为导向,港校的教育也会与国际接轨,比较注重知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此外,我也期待着留学经历能带给我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和眼界,让我对人生有新的思考。

认清劣势,重点提升软背景

因为自己3.2(82.6)的绩点并不高,自从打定主意开始出国就决定多在比赛和实习方面提升自己的简历,弥补绩点劣势。 我先后在中政智信、东北证券和国海证券实习过,都是通过实习僧App筛选出的一些专业对口、时间合适的实习。我在券商的实习过程中,虽然有很多是诸如整理Excel表格的dirtywork,但也算是对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我了解到做行研需要哪方面的底层数据和信息,以及分析市场数据如规模、渗透率、增速等的大致流程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只要多细心观察和总结自己的一些感受,这些经历都是可以很好地体现在简历和PS中的。

竞赛和项目方面,我参加了华为财务精英挑战赛和贝恩杯案例咨询大赛。当时是大二下学期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每天在家上网课,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什么目标,想找点事提升自我。看到很多同学转发的商赛信息,也好奇这是怎样的体验,就组队参加了这两个项目。虽然最终没能获奖,但这些经历让我对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的爱好在哪一领域有了初步的探索。

此外,我还参加了大创项目,之前大创在我眼中只是一项可以抵社会实践学分的项目,正好室友想找队友一起参加,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加入了。我们研究的主题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县域经济的关系。现在想起来,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愿意多尝试,参与这些将专业知识用于实践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既为我提供了一次实地考察、了解世界的机会,也可以写在文书中展现我对专业有关模型的应用能力和数据的分析能力。

签约和选校的心路历程

我考虑签约留学机构是在2021年4月,当时备考GMAT已经感觉到刷标化成绩的时间比较紧迫,平时课业压力也比较大,因此不想花太多时间在写文书上面,另一方面也是不太信任自己的英语水平和DIY能力。

货比三家后,我觉得指南者留学具有一定规模同时口碑也比较好,不像其他大机构褒贬不一。与老师的沟通过程也十分顺畅,没有过度推销,会很清晰地介绍各项产品服务。我妈当时还是顾虑花这个钱会不会没必要,我就让她亲自找老师面对面沟通,最终也是心服口服。整个申请流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们都非常负责,业务能力也不错,随时都处于有问必答的状态。

最终确定选校是在8月份,老师帮我把各个学校和专业的要求、学费、课程设置等等信息汇总成了一张详细的Excel表,客观且实事求是地根据我的水平给了我一个大范围,供我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挑选。

在地区选择上,虽然美国可供挑选的好学校很多,但我觉得美国两年制的花销太大并且有些担心当地安全问题,我还是选择了英港新联申。结合我了解到的信息,我感觉英国相对会更看中绩点(据说爱宝录了很多双非90+逆袭成功的人),而香港和新加坡则看重本科学校多一些,高绩点和好的本科学校只占一个的同学可以做个参考。刚开始我还一度怀疑过港校的含金量,后来发现港三在今年真的很难申,不论是教学质量还是认可度其实也都是很高的。

真的建议大家要尽早申请,港校的话最好赶第一轮,越早申请越有优势,后面的bar会越来越高。以今年这个卷的程度,我还是挺庆幸自己赶在第一轮递交申请并成功上岸的。此外,在考虑到各学校开放申请时间的基础之上,可以优先申请自己最想上的,这样可以避免拿了保底校offer后,还要纠结是在有效期内接受还是再等一等梦校的结果。

时间规划TIPS

·雅思GMAT

雅思方面,我在2020年底就考了第一次雅思,考到了6.5(6)的成绩。第二次是2021年2月底,由于自学期间比较放飞自我,考了个和第一次一样的成绩。暑假里其实还考了一次,自我感觉也比较良好,但可能因为短期提分过多或各项分差较大,以极小的概率不幸被抽到例行检查,成绩未被公布

这时距离港校第一轮ddl已经不远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和指南者的老师商讨后决定先不再执着于港校申请已经合格了的雅思,尽快考出商学院看重的GMAT成绩更为要紧。申请前我递交的是6.5(6)的成绩,后来心有不甘又考了一次,最终考到了7分,小分是8/7.5/7/6。

在此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听力练习技巧:我会找一些做过的听力原文进行精听,一句话暂停2次逐词听写,最后和原文对照哪些地方听得不对。对于错题,我反复回原句重听,直到可以一字不落地听懂,以此提高听力的准确度。写作方面,我找机构帮我批改了两次作文,逐句将他们改动过的地方对应到4项评分标准,分类总结规律。一些评分项其实只需要恰当使用一些关键词句就可以提分很多。

GMAT我分别在2021年的4月、9月、10月考了3次。9月中旬,我一度因为GMAT二战失利、雅思成绩没出来还有很多其他烦心事开始心灰意冷和自我否定,正巧当时保研名单出来朋友圈一片欢天喜地,我陷入了一个很艰难的低谷期。

这里很感谢指南者的老师,在我距离第一轮申请ddl只剩一个月、GMAT二战失利时,冷静地告诉我不要着急,建议我报一个单项提升班复习充足再战,晚点出分再更新成绩也没关系。当时目标之一的港大是10.19截止第一轮申请,我选到了一个10.18的考位,经过一个月零几天的复习,我不敢相信我考出了730分的成绩!走出考场后我直接控制不住自己在大街上泪流满面。

GMAT备考技巧方面,语法我建议首先找句子主干(主谓宾),理清句子结构,其次对比各选项的差别来识别考点。平时对错题背后的知识点要多归类,形成知识体系,也许自己反复错的都是同一个语法点。针对阅读,我在三战前用了5天,一天20句集中刷完了100个长难句练习。每句都不仅限于看懂而是清晰地知道每一部分在句中的成分,这个练习改变了我逐词阅读的习惯,既增加了我的阅读速度又降低了我对阅读的畏难情绪。

·申请过程

我的文书是在6月份着手准备的,指南者的老师会给到提纲框架和案例示范,我需要根据自身经历进行填充。文书老师会认真给出很多方面的修改建议,让我完善自己的经历。重点在于把自己的经历和项目的相关性结合起来,展现出自己的某方面特质。推荐信由于是找了校内教过我专业课的老师作推荐人,内容上更加偏重于课内的学习,需要努力挖掘这两门课学习期间自己有什么做的不错的闪光之处。

11月我收到了港中文的面试通知,当时自我感觉没发挥好,结果没过几天我居然幸运地收到了推研信上了岸!那一刻,我感觉一路走来所有的艰辛和努力都有了结果。由于港中文的留位费要求接到offer后两周内上交否则视为放弃,我也对这个offer比较满意,我在12月就早早结束了申请季(^-^)V

在这里我也想献给也许正处于困难中的申请者,希望大家不要沮丧,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能放弃!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只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命运一定会给自考考研自荐信你一个惊喜。祝大家终能如愿以偿,收获心仪的offer!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jiaoyu/14275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