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学学历资讯

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好吗?

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我是「爱闹腾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的大只佬」,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教育洞察、个人成长、职场干货”。

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双减落地,各地教培机构压减,能看得出,庙堂是铁了心要把这件事干成。

之前很有傲气的公司,也不得不低头,放弃学科业务,去做学历提升类的。(关于为什么转成这个,以后有机会单独来细说。)

可以说,留给教培人转型、转行的时间,已经在倒计时了。

今天,想去聊聊,教培“生死劫”是怎么来的。

最近看了一些政策类书籍,对政策的导向,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当然,会有说的不完善的地方,还望朋友们在评论区指正,谢谢啦。

01

能持续发展的大型行业,大多数是享受政府政策,甚至由政府补贴创造出来的。

就拿新能源来说,由于传统能源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新能源在刚进入市场时是没有竞争力的。

这时候只有两个办法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

第一是对传统能源征收高额碳税或化石燃料税,增加其成本,为新能源的发展制造空间;第二是直接补贴新能源行业。

一看就知道,第二种方式更合理。直接补贴新能源,加速其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待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本逼近传统能源之后,再逐渐降低补贴,同时对传统能源征税,加速其退出。

包括曾经的“东亚经济奇迹”,它的一个重要特点都是,政府帮助本土企业进入复杂度很高的行业,迅速提升其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说这些事,是为了表达,当地政府是愿意助力实业、科技行业的发展,一来能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出现产业集群。二来能够获得可观的税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但是,教培行业在这两点上,无法达到名利双收,大部分的流动资金都被提前消耗了,到最后只能避税、逃税,钻空子。

说白了,对当地的GDP贡献不大,还不停的涨价刺激消费者,很容易被地方割掉。

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

02

聪明人的孩子不见得更聪明,“学霸”的孩子也不见得就能成为“学霸”。

即使不考虑后天教育中的不确定性,仅仅是从遗传角度讲,父母一代特别突出的特征也可能在下一代中有所减弱。

这种“均值回归”现象,人力资本很难百分之百地遗传,但房产和存款却可以。

打个比方,若没有遗产税,100万元传给下一代也还是100万元,100平方米的房子传给下一代也还是100平方米。

尤其对“80后”和“90后”来说,财富差距在其父母一代中就扩大了,财产性收入占收入的比重也扩大了。

倘若“拼爹”现象越来越严重的话,社会对不平等的容忍程度便会下降,不安定因素也会增加。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主要矛盾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谈及不公平,就自然想到教育、房地产、医疗三大主力。

后两者不能让它们消失,只需要遏制就行。

但是教育这个模块,偏轻资产,价值的定义不清晰,况且公办学校能够承接到位。

于是,教培的打压,会显得那么义无反顾,堪称“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

03

从普众观点来看,教培的两重罪就是:贩卖焦虑和无限涨价。

尤其是费用方面,可以做到没有底线,如果不加以限制,跟“黄赌毒”没啥区别了。

韩国培训班疯狂内卷时,就有个普遍现象:

贫寒家庭的妇女,为了凑齐孩子的补习费,不惜出卖身体。

韩国有几部电影,都是深刻反应这个现实的,十年前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我们还不以为然。

如果真出现这一天,教育岂不是变成笑话了,完全沦为洗钱的利器。

穷人愈发贫穷,富人越来越富有,那不又回到百年前了?

而且债务危机对穷人和富人的打击高度不对称,也就是说风险往往会集中到承受能力最弱的穷人身上。

举个例子:

法律优先保护债权人的索赔权,而欠债的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即使破产也要清算偿债。以按揭为例,穷人因为收入低,买房借债的负担也重,房价一旦下跌,需要先承担损失,直到承担不起破产了,损失才转到银行及其债主或股东,后者往往是更富的人。

共同富裕,三次分配,就是为了打破阶层固化的壁垒。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这本书中说:

“并没有什么神秘的经济力量会自动降低收入不平等,「先富带动后富」也不会自然发生,而需要政策的干预。”

教培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消费的升级,风险也不可控,与上层意志有些许背离,自然会成为鞭打的对象。

跑业务的学历有用吗

04

要解决就业和提高收入,必须依靠服务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

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把更多的资源分配给居民。也就是,遏制其投资冲动,降低其生产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

若要实现国内大循环,就得提升技术,攻克各类“卡脖子”的关键环节,这当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

各地加大教育的民生支出,正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不是让教育资源变稀缺,是要公平公正地选拔出优秀人才,这关系到国家的长期利益。

综上,教培的“生死劫”是怎么来的,也就再清楚不过了,总结起来就是:

直接GDP贡献少了,阶层固化造成的不平等,普通家庭支出变高。

以前教育欠发达时,就放到市场上,群雄逐鹿;

当越玩越没底线,自然就会关闭闸门,重新洗牌,要变成利民之物。

二十年的一个轮回,教培经历生死劫,一夜回到冷静期,“中和”而已了。

全文完。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给我点【赞】哈,感谢您的慷慨,对我很重要!

作者介绍:

一个有故事,有干货,能讲点儿课的老司机,扎根教育行业十余年。

专注「教育洞察」,「个人成长」,「职场干货」。

愿在寻觅梦想的路上,不忘初心,带着教育情怀,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jiaoyu/14712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