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学学历资讯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好吗?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的高等院校迁移到西部地区,一是避免战争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破坏,二是让中国文化的根脉得以延续,不仅为抗日战争培养人才,也为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最近一些年多种媒体较多关注了当时西迁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大,其实,当时西迁的大学都有各自的成就。本文介绍一下西迁贵州的浙江大学。

当时成建制内迁贵州的大学共有9所,它们是:私立大夏大学,1938年西迁贵阳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国立浙江大学,1940年1月从广西宜山迁入遵义(今遵义市播州区)、湄潭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国立中山医学院,1940年迁往镇宁县;国立广西大学,1944年迁至榕江;华北乡政学院由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协和医院、南开大学、金陵大学共同组建,1938年南迁定番(今惠水);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38年迁到平越(今福泉);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4年迁至福泉;国民政府陆军大学是国民政府军事方面的最高学府,1938年从南京迁入遵义;国立湘雅医学院,1938年内迁贵阳。另外还有中学及各种专业学校达20所,另外为了让内迁单位、难民的子弟以及流浪失学的青少年入学,又新建了国立中学9所。这两部分学校合计38所。这种把布局于东部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西迁,是在外敌入侵条件下被迫做出的,却在客观上起到了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作用,这样的历史经验是非常值得总结的。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浙江大学师生非常重视学习继承西浙大的精神传统

抗战中迁在贵州的浙江大学,创造了惊人的辉煌业绩。最近有机会在贵州省湄潭县参观了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看着一幅幅珍贵图片和许多文献资料,几度落泪,深为感动。相信了解浙江大学这一段历史的人,都会从心灵深处感到震撼。参观时笔者脑海中冒出的一个想法是:浙江大学应当再度“西迁”,恢复重建湄潭校区,继承发扬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办学精神,再续“东方剑桥”的历史佳话。

西浙大在遵义、湄潭七年创造的奇迹

浙江大学从1937起开始西迁,1939年底迁到贵州遵义、湄潭,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回迁杭州。因为西迁路线与红军长征路线为相似之处,所以被老一辈领导人彭真称为“文军西征”。西迁的浙大(下文把西迁在遵义湄潭的浙大简称为“西浙大”,以区别于今天的“东浙大”)创造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宝贵的精神价值和办学经验。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

一是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培养了51个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两个“两弹元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当时校长竺可桢是哈佛大学博士,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为浙江大学各学院引进了一大批国内重要学者,许多人都是享誉全国的著名教授。这个名单太长,无法一一列举。1944年10月,英国学者李约瑟应竺可桢之邀来湄潭讲学,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原计划只待三天,结果留了七天,他被西浙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诸多学术成果所吸引。回国后,他在《自然》杂志上著文,热烈赞誉西浙大是“东方的剑桥”,称“湄潭是浙大科学活动的中心,在那里,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李约瑟提到了王淦昌,谁能够想象,美国原子弹研制成功还有他的贡献。1992年,王淦昌回忆说:“1940年初,到了贵州遵义,总算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教学和研究环境。我集中阅读了近几年有关中微子问题的论文,写成了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此文1942年1月在美国的《物理评论》杂志发表。正是按照王淦昌的思路,美国物理学家阿伦(John F. Allen)完成了“王淦昌-阿伦实验”,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据此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后来王淦昌本人和学生程开甲也成为新中国的“两弹元勋”。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著名数学家、西浙大教授苏步青

还有苏步青、陈建功、卢鹤绂、束星北、贝时璋、谈家桢、马一浮、丰子恺、张荫麟、梅光迪、钱穆、谭其骧等等中国学界泰斗,都是西浙大的名片。据1989年统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来自浙江大学有67人,其中教授27人,毕业生40人,51人曾在遵义、湄潭工作和学习过。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后仅1个月,中国科学院即宣告成立,当时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主要分管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从浙江大学抽调人员,为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建起了16个研究所。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西浙大老校友李政道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是1943年考上西浙大的。开始时他学的是机电专业,因为在物理课上总是王淦昌、束星北两位老师同时上课,往往一个人讲一段之后,另一个人就开始“商榷”,学生们看着他俩“吵架”,因为两个人都是一代英才,高手过招的场面让学生们深深吸引,李政道因此转系学物理。后来也是束星北写信推荐李政道到西南联大找吴大猷,吴大猷又把他和杨振宁一起送到美国学习,杨振宁、李政道才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2004年李政道在《束星北档案序》一文中写道:“我最早接受的启蒙光源就是来自束星北老师。”“对于我一生的物理学研究来说,束老师对我最初的帮助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西浙大教授束星北

二是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组成部分的顽强不屈、尚文重教、艰苦奋斗的西浙大精神。西浙大精神首先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融合在一起的。抗日战争中,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不被强敌消灭,以校长竺可桢为代表的浙江大学师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经千难万险,保存了一大批民族精英,并且顽强不屈地开展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创造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和卓越创造力。

竺可桢和他的许多同事一样,是文弱书生、谦谦君子,但他们是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竺可桢和他的同事们把西浙大办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对振奋和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力、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西浙大的贡献并不亚于在抗日前线打胜仗的将士。尤其是,西浙大许多人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诸多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是西浙大对中国现代化的重大贡献。应当说,西浙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

同时,西浙大在遵义湄潭七年,这所学校也是贵州人民办的,西浙大的存续,也充分体现了贵州人民敬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当竺可桢透露浙大西迁贵州的意向时,遵义和湄潭方面主动发出了邀请。1939年6月,竺可桢来到遵义和湄潭实地考察,时任湄潭县县长的严浦泉为争取浙大迁到湄潭作出了极大努力。他专门成立浙大迁移协助会,动员民众腾出250多间房舍,并将湄潭文庙、民教馆、救济院等公房交给竺校长。

当时湄潭县人口只有1000多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十分低下,老百姓从未见过电灯。西浙大迁入湄潭县城和永兴镇后,尽管物资供应十分紧张,但湄潭人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不让西浙大师生挨饿。一位校友在回忆文章中说,当时他和同学曾经看到当地有百姓家里把死人抬出门,一问原因,说是饿死的!就是在如此艰难困苦中,湄潭人养育西浙大人整整七年,让西浙大师生从容论道、弦歌不辍。生物学家贝时璋曾经撰文说:“我的黄金时代在湄潭。我特别要感谢遵义、湄潭人民倾其所有,使浙大有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没有遵义、湄潭人民的养育之恩,也就没有今天浙大的发展壮大。”2009年,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湄潭办学70周年纪念活动在湄潭举行,世界各地的浙大校友自发来到湄潭。在浙大西迁陈列馆,一名校友转过身来说:“让我们叩拜吧!我们今天的叩拜,不是什么宗教,也不是什么迷信,我们是为了感谢养育了我们近7年的湄潭人民。”说完,一排排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跪下。遵义湄潭人民对西浙大的这份感情,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动力所在。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老校友跪拜感谢湄潭人民的养育之恩,催人泪下

顺便说一下,无论是贵州有关方面,还是浙江大学,迄今为止对西浙大历史、西浙大精神的研究宣传,可以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据了解,描写西浙大历史的电影只有一部,即1985年上影厂拍摄的电影《流亡大学》,并且这部电影有许多局限性,缺乏应有的艺术感染力。2010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拍摄了十集纪录片《文军西征》,2013年,吉林卫视拍摄的系列专题片《回家》中含有五集《湄潭旧事》,以音像形式研究和宣传了西浙大历史,但仅此两部,影响力也十分有限。许多西浙大文物也没有得到保护,直到1990年,才将原西浙大图书馆湄潭文庙建成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但展品和资料也不多。就学术研究而言,对西浙大历史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研究论文和专著量少质低。可以说无论是研究还是宣传,都有愧于创造了辉煌历史的西浙大前辈,有愧于对西浙大时期牺牲奉献的遵义湄潭人民。

三是创造了高等学校与所在地政府、社会、民众良性互动的优良传统。西浙大刚到遵义的时候,竺可桢校长就提出,要“竭尽知能当有裨于黔省。”其实,从数十种西浙大学者撰写的标题含有“遵义”“湄潭”的论文,就可以看出当时校地良性互动关系,如谈家桢:《中国西南果蝇之调查与研究》;刘淦芝:《湄潭茶树害虫初步调查》;钱英男、赵明强:《遵义之农家经济》;张德粹、张海帆:《湄潭信用合作社之概况》;叶笃正:《湄潭大气电位》;尹世勋:《湄潭之气候》;张其昀:《遵义新志》,等等。不妨设想,假如西浙大回迁杭州时留下一部分师生创办浙大分校区,那么从1946年到2016年整整70年,会多么深刻地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西浙大对遵义湄潭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影响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不仅帮助当地民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移风易俗,西浙大更直接推动和参与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1939年,国民政府在湄潭成立了一个中央实验农场,第一任场长由西浙大农学院兼职教授刘淦芝担任。1940年,湄潭县立中学与浙大实验学校合并,创建了浙大附中,教师全部由西浙大学生担任。1942年,在西浙大支持帮助下贵州省湄潭实用职业学校成立,为湄潭地区培养了大批实用性技术人才,为遵义湄潭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今天,湄潭县、遵义市乃至贵州省的茶产业,仍然是农村区域的重要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富裕道路的重要产业。西浙大全方位参与当地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作用。

恢复重建浙大湄潭校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恢复重建浙江大学湄潭校区,是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快遵义乃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东部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西部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发达地区实行教育帮扶、推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布局的需要,是东浙大继承发扬西浙大优良传统、回馈遵义湄潭人民的需要。

高等教育相对滞后是现阶段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滞后的一个根源。贵州省现有58所高校,其中30所在省会贵阳,遵义市在贵州地级市中高校数量还是比较多的,现有遵义医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设在湄潭的贵州大学茶学院7所高校。但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10万人口建一所大学的标准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贵州省2015年末常住人口3529.50万,遵义市201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615.49万、户籍人口为787.03万人。这个统计数字表明,不仅从人口数量看,贵州的高校很少,还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造成人口不断外流。

不仅数量应当增加,质量更需要提升。现阶段贵州省只有贵州大学一所综合性高校进入“211”工程,并且在“211”中排名十分靠后,其他均为省级大学,多属于教学型、应用型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很少。如果能够恢复重建浙江大学湄潭校区,并且以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那么,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如果湄潭校区达到浙江大学杭州校区的水平,乃至恢复到西浙大的地位和影响力,必将对遵义乃至贵州全省特别是遵义西边的毕节(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为660.61万人)、东边的铜仁(2015年常住人口312.24万人)乃至临近的四川、湖南、重庆一些地方的发展,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

一些专家和官员认为,落后地区发展高等教育应当从发展应用型高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起步。事实上,建设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更为重要、更有意义。如果能够像西浙大那样聚集一大批世界一流学者,创造世界一流研究成果,那么,在黔北地区这样发展滞后的地方,她可以为当地数千万人口提供高层次、高质量的精神文化影响,成为凝聚千百万民众的精神高地、文化中心。优秀的大学不仅是学校学生的灵魂工程师,也是当地民众的灵魂工程师,可以整体提升一个区域人口的精神层次。如果总是着眼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许多人口还会流向精神层次更高的外地城市。在黔北中间地带插入浙江大学湄潭校区,就如同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样,是反贫困、谋发展的治本之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播州区即原遵义县

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

或许有人会说:虽然西浙大的历史证明在湄潭也可以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但西浙大是外敌逼迫使然,毕竟那里太过偏僻遥远,难以吸引一流师资和生源。其实,“偏远”是相对“中心”而言的,成了文化中心就不再“偏远”了。从北京大学支持石河子大学发展的经验来看,只要在起步阶段,安排东浙大优秀教师轮流到湄潭校区工作,就可以逐步带出教学科研队伍,生源质量也将由此逐步提升。尤其是,东浙大应当以学习西浙大前辈为号召,激发年轻教职工的奉献精神和创业激情。而且在航空、铁路、网络通讯等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发达地区水平的今天,遵义湄潭山清水秀的美好生态也会对发达地区的师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已经承诺为贵州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供政策支持。这一文件规定,国家将“支持贵州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鼓励贵州高校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贵州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中央政府的大力和持续支持下,在浙江大学和贵州省及遵义市的共同努力下,恢复重建浙江大学湄潭校区一定能够成功。

具体操作办法建议如下:

第一,可由贵州省遵义市正式向浙江大学提出恢复重建浙江大学湄潭校区的建议,并请浙江大学制定相应规划和实施方案。相信浙江大学方面会接受这一建议,因为假如竺可桢、苏步青、贝时璋、王淦昌、谈家桢等老前辈还在的话,他们一定会大力支持这一建议。既然浙大与遵义湄潭有此历史渊源,为遵义乃至黔北发展发挥作用不仅是道义责任,其实更是其报效国家的难得机遇,也是自身发展的难得机遇。

第二,当年西浙大在遵义分成了遵义县城、湄潭县城、湄潭永兴镇三个校区,新校区可以集中在湄潭县城及其附近,这样不仅体现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直接送到县域地方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以湄潭县政府所在地湄江镇的名义,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147号),申报为特色小镇(其“特色”最鲜明的可以是浙江大学新校区建设和西浙大文化科技园区)。根据这一文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等文件精神,获得批准后,作为湄江镇特色小镇重点项目的浙江大学湄潭校区建设,将会得到政策和资金支持。

第三,可借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邀请某个欧美名校合作创办浙江大学湄潭校区。也是在浙江省,早在2006年就开创了创办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的成功先例,这一宝贵经验也可用于浙江大学湄潭校区建设。比如说,既然西浙大被誉为“东方剑桥”,浙江大学和贵州省方面或可共同邀请英国剑桥大学参与浙江大学湄潭校区建设,把浙江大学湄潭校区办成由浙江大学和剑桥大学合办的一所全新的中外合作大学,让她再造“东方剑桥”的辉煌。(本文原刊于2016年12月20日出版的《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第7版,目前的版本有增补。)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jiaoyu/1545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