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学历百科

中学历史教学主编好吗?

中学历史教学主编

天津从2019级高一新生开始使用由教育部主编中学历史教学主编的新版普通高中历史教材。就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中学历史教学主编,《中外历史纲要》是历史必修课程中学历史教学主编,分上下两册。它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脉络,基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在考查方式上,由于涉及到“6选3”的合格性考试以及等级性考试,所以在高一下学期结束的时候,不选择历史作为等级性考试的学生,要参加合格性考试,也就是中学历史教学主编我们常说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对高中生来说,无论是参加合格性考试还是等级性考试,历史的学习方法相对于初中都有较大的变化。下面我谈一些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加对历史的理解。

上了高中,很多同学对历史学习的认知还停留在初中的认知阶段,认为历史课程知识简单、历史开卷考试、历史只要考前划划书,临时抱佛脚就可以得高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上有些同学就出现了听课不认真、书本不圈划、重点不记录的“三不”情况。但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相对于初中阶段有较大变化:首先在考查形式上是闭卷考试,其次在考查知识上突出历史学习能力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度。再有就试题呈现形式上更加以文字材料为载体,试题的文本阅读加大了。所以,这就要求高中的历史学习必须增加对历史的理解,而要做好对历史的理解必须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紧跟授课教师的讲课思路,参与到教师的课程设计里面去。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对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知识点、创设的历史情景、使用的历史专用词语认真理解、仔细分析。对于参加合格性考试的同学来说,只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这一点,增加对历史的理解,课后稍作复习巩固,历史学习就没有多少负担。

二、梳理知识体系的线索,增加历史的厚度。

对于以后要把历史作为选考科目等级性考试的同学来说,除了要提高听课效率,还需要梳理构建历史课程知识体系。高中阶段历史学科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面对试题考查的知识时,能够有效地从历史知识框架体系中提取对应的历史知识,从而做到解题答题的要求。因此,同学们在高中开始历史学习时,要以时间为线索,以单元为框架,以课为载体开展相关的知识点梳理,从而把知识点形成横向或纵向的线,再把知识线与知识线进行有效的关联,最终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网络。

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和提炼文本主旨,从而培养自己的文本阅读能力。当然这个阅读应该是一个持续坚持的过程,可以通过“每逢课后,认真阅读;周末时间,仔细再读”的形式把教材读熟、读透。

三、培养历史学习的优秀品质和关键能力,增加历史的广度。

这里提到的历史学习的优秀品质和关键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同学们通过历史的学习能够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和关键能力:能够了解、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历史;能够把历史人物、事件都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要素中考察分析;能够掌握史料类型、搜集、辨析的基本理念,能够客观、有效、多元地开展历史解释;能够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厚植家国情怀,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王太元,新华中学高中历史教师,高一级部主任。曾获天津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京津冀班主任论坛一等奖、“一师一优课”省级优秀奖,在《中国德育》《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获天津市教育教学双成果二等奖。)

作者:王太元

来源: 今晚报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shudian/13787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