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学历百科

学历史的必要好吗?

如果你读过这么多历史,但在处理真实学历史的必要的事情上没有帮助,那么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呢?当你读到一本历史书,而书中的古人正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时,请立即合上这本书,想想看,如果你处在另一个人的位置,你会如何决定?在把所有事情想清楚之后,打开书,看看这个角色做学历史的必要了什么,以及他最终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那就和古人比一比吧。

  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吕世浩

  一、历史学习的现状。

 学历史的必要好吗?

  在近代以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认为学史非常有用,甚至将其视为培养各类领导者的必要教育。但在现代,突然间,许多人觉得学习历史是无用的。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能说学习历史的实际用途。为什么对过去和现在的认知有这么大的差距?事实上,这并不是说历史是无用的,而是学历史的必要我们研究历史的方式有问题。现代学校教育基本上是时代的产物,旨在满足工业革命后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是专门用来培养工匠的教育。至于人文教育的本质——人如何像个人一样生活,基本上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工匠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短期记忆和灌输式记忆已经成为现代历史教育的面貌。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我们都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教育,花了无数时间背诵时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但我们往往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从长远来看,年轻人通常对历史失去兴趣,更不用说学习历史的作用了。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工匠,但很难培养宏观领导者。其危害远比想象的要深。

  二、古人是如何学习历史的?

  事实上,古人不是这样学习历史的。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吕祖谦,就说过如何读历史的方法: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一旦遇事,便与里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而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里巷人”现在是互联网上的“乡民”。如果你已经读了几十年的书,遇到了一些事情,你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除了加入到乐趣中,表达一些像乡民一样的个人感受。读书有什么用?如果你读过这么多历史,但在处理真实的事情上没有帮助,那么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呢?你对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吗?

  像吕祖谦这样学习历史的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练习和对人物的逐一分析,逐步锻炼自己的思维。最后,不仅历史知识将增加,而且应对世界的智慧将继续提高。事实上,吕祖谦不仅如此解读历史,清代著名官员左宗棠也是如此。他说:“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左宗棠比吕祖谦走得更远。他不仅希望历史读者“设身处地”思考古人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而且当我们面对现实的选择时,想象一下,如果你所研究的古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历史在古代之所以如此受重视,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文情怀”和“丰富人文素质”。古人之所以重视历史,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教会人们如何从过去发生在人们身上的无数案例中分析事物,理解成功和失败的真相。这也就是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报任少卿书》)。

  如果你读完一本书,这本书还是一本书,你还是你,没有变化,你就没有读过这本书。读书最重要的是把书中的真理与自己的人生历程不断地相互印证,不断地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人生中运用前人的智慧,最终把书中的真理与自己的人生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历史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知识。

  三、学习历史的三大作用。

  回到开头的问题,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个人认为学习历史有三个功能:

 学历史的必要好吗?

  第一个作用是“启发智慧”

  最好的方法是接近聪明人。但你是否能遇到一个聪明人,他是否愿意和你交朋友,他能意识到什么,这些都是你无法掌握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有智慧的书籍。因为智慧之书在那里,它不会跑。阅读的目的是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我们的智慧。例如,历史是磨刀石,它最大的功能是磨砺我们头脑中的智慧之刀。磨刀石不能帮助我们穿过荆棘,只有刀可以。光记住历史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历史中学习智慧才有用。当然,有很多问题,不是磨刀石没用,而是我们用错了。为什么读历史是无用的,因为你没有用“有用”的方式读历史,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如果你想丰富和磨砺你的智慧,学习历史是最简单的捷径。

  第二个作用是“审时度势”

  世界需要各种人才,读历史的目的是培养不局限于当代的人才,而是能够洞察事物的发展脉络和因果,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认为历史是对领导者的必要教育。

  第三个作用是“打动人心”

  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无数次没有改变的事物可以作为贯穿古今的“道”而存在。这是什么东西?这就是人性和良知。要改变世界,我们只能从改变人们的内心开始。为了实现伟大的事业,我们还必须理解和掌握人性。只有人心变了,世界才会变。历史是追求真理的知识。只有从真理出发,才能提炼出真理,只有"真理"才能打动人心,真正改变世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shudian/1529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