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材料

非学历职业培训怎么样?

2021年随着“双减”政策落实非学历职业培训,K12教育进入寒冬,职业教育顺势成为教培机构发展的新方向,在政策支持和供需变化影响下,职业教育迎来新的“红利期”。

去年以来,大量原来专注于K12教育的机构涌入职业教育赛道,原本暗潮涌动的职业教育开始浮出水面,再加上相关政策的出台,比之前更受追捧。从数据来看,流入职业教育赛道的资本,从前年全年的22起到去年1-7月的23起,融资数量已超2020年全年,融资金额更是创下新高,接近60亿。

传习邦认为,过去的一年在教育行业发展史上一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而随着各大头部机构纷纷宣布加码职业教育,资本也更加关注职教赛道,种种迹象表明,职业教育迎来高光之年。当资本聚焦新职业教育赛道,那么它的新机会在哪里?面对如此大的红利,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会并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职业教育融资金额波动中攀升

2021年第一季度至少5起上亿级别融资项目

近9年来,职业教育融资事件经历了高涨到趋降的过程,其中融资事件发生最多的一年是2016年,共计得104次股权融资事件。随后几年,虽然职业教育赛道的融资热情渐退,但融资金额却在波动中攀升。直到2021年职业教育融资额几乎直线上涨直到2021年,粉笔教育、云课堂、课观教育、犀鸟教育、导氮教育、开课吧等在线职业教育企业均获得不同数额的融资。截至6月22日,融资总额已达62.1亿元,是2016年极值的两倍还多。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职业教育赛道融资额创下了高达62亿元的新高,相比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融资事件增速为36%,融资额增速更是达到了450%。

据艾媒咨询数据,2016年至今中国职业培训机构总量呈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5月底,存续职业培训机构数量达164678家。2015-2019年期间,中国职业培训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而根据教育部的资料和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由于政策支持,以及培训人次及学费增长,中国职业教育行业从2013年的6016亿元稳步增长至2019年的8634亿元,2013至2019年年均复合增速为5.3%,且预计于2022年将达到10623亿元,2019-2022 年预测的年复合增速为 5.3%。其中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将维持6.3%的复合增速,预计2022年超过4000亿的市场规模。有报告指出,在线职业教育正迎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政策利好和资本青睐的双重作用下,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年增速。

非学历职业培训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职业教育赛道共发生33起融资事件,同比增长94.1%;披露融资总额超53.0亿元,同比增长206.4%。更具体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职业教育发生至少5起上亿级别的融资项目,如在E轮融资近亿美元的尔湾科技、A 轮融资3.9亿美元的粉笔教育、C轮融资1.2亿元人民币的UMU等。融资类型中又多见战略融资,如正保远程教育对会计学堂的战略投资、引入山东文投和大众文投投资实现产融互动的华职教育等。

“双减”政策于2021年5月21日正式通过,发布1个月内,职业教育相关的融资事件大幅增多。资本的嗅觉向来灵敏,短时间内便迅速在职业教育赛道上的跑马圈地,可见“双减”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

新职业教育下的新“刚需”

企业要与时俱进

一般来说,当科学技术发生重大变革,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跃升,并催生巨大的新兴市场时,就会形成诞生新一代企业的土壤和时机。从机械时代进化到电气时代,再到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过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新职业教育也不例外。

非学历职业培训

首先是课程内容的拓新。在教学内容上,从提升职场硬实力延伸到泛职业软技能的培训,应对新职业技能、新生活服务或素质提升等需求的多元课程类型的革新。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自非学历职业培训我岗位能力、技术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的要求,迎合新的用户需求,职业教育机构也需要加快拓科、线上化转型的步伐,不断研发出新的课程内容,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

其次是学员年段的扩新和对课程的新要求。在目标人群上,随着退休年龄的延长,新职业教育也逐步跨越更为广泛的职场人群:后初中段、中高职段、职前段、职中段、银发段。现阶段的职业教育用户,不仅有足够的渠道去了解课程,还对产品的口碑有了更高的要求,新一代的用户对于课程产品、课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体验需求。因此,传统的营销打法很难打动这群拥有新特征的用户,机构要多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发力,才能满足新用户的新需求。

然后是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疫情影响下,互联网、直播、AI等新技术已经渗透进教育领域,越来越多机构加快线上化布局,通过线上化教学模式来满足用户的远程学习、碎片化学习需求。直播、短视频等新技术加入使得优质内容的传播更加高效。根据 Mob 研究院《2020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到2020年8月,在线职业教育用户规模较2019年底已新增近1000万名用户,达到6200万。

非学历职业培训

如1998年创立至今的民生教育,由原有仅每年不到1000万的高考学生,扩展到了18岁以上有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提升的成人用户;原来只提供单一的全日制学历教育,通过在线领域的布局之后,公司产品扩展到了继续教育、职业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原来民生教育线下教育业务只提供3年或4年的学历教育课程,转型后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从而达到基于线上线下庞大的用户流量、丰富产品和下沉渠道的场景。以「互联网+」职业教育为中心,形成了校园教育、在线学历教育服务、职业能力提升、考试测评、技术平台、人力资源与就业、国际教育七大类业务线,构建起相互补充、支撑、协同的产品矩阵。民生教育建立了线上+线下、学历+非学历、「招培就」全链条一体化的系统性服务体系。

最后是产业模式的革新。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联建等创新突破是必由之路。调动“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和自主培养,输出资金、技术、实践案例,一方面吸纳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而中教控股就紧抓社会对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的巨大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已在广东白云学院以及白云技师开设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大师工作室,可不断满足产业升级对职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过去一年,公司的成员学校开设了近600个专业,层次覆盖了应用型本科、专科以及继续教育并新开设了一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专业,为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人才并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

非学历职业培训

职教政策在变化、经济环境在变化,新职业及与之相应新技能需求层出不穷,职业教育领域的边界也在持续扩大,“新职业教育”在时代演进中应运而生,企业要抓住机会就需要学会与时俱进,跟上新职业教育的新“刚需”。

“数字化经营”或成职业教育赛道分水岭

加快线上化转型步伐迫在眉睫

面对亿万的市场规模,传统职业教育转型仍然处在早期。一方面,技术和教育融合的问题尚未被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职教赛道细分品类多、高分散、要求精,且每个培训科目路径不同,个性化市场需求巨大。同时,在运营方面,由于职业教育用户生命周期短、续报率低、呈现“次抛”的特点,如何持续地探索更多拓客渠道与增长机会成为机构发展的关键。数据显示,新一代用户接近96%的人群会被社交环境内容影响消费决策,这些庞大的流量分散在各类平台上,形成公私域交织的复杂环境。对于大多职教机构而言,借助数字化转型进阶来实现高效打通迫在眉睫。

这也是职业教育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尤其是在线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接下来的竞争阶段,职教机构将面临“数字化经营”分水岭,企业如果没有搭上“数字化快车”,自身数字化程度低,势必会造成教学同质化成本居高不下、落后市场营销手段影响招生效果、系统之间数据不打通员工工作负担变重、与用户的触点少使得用户粘性变弱,边际收益越来越低,自身优势自然就会减弱。更严重的是落后市场的营销手段将影响招生效果,直面发展难题。

当市场对新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更需要企业能够在供需中快速找到衔接和平衡点,把握好“数字化”新护城河,对内提高管理效率,对外也要维持市场增长。做好拓客的防守和进攻才能长效经营发展,防守有助于构建高效拓客壁垒,进攻有助于找寻稳健拓科路径。

非学历职业培训

职教培训玩家需要加快线上化转型步伐,借助一些泛知识场景的数字化服务商来打造新的线上教育平台,通过线上化课程产品、督学互动服务和营销推广手段,来提高整体口碑和营销效益。

2022年,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依旧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面对新的需求、新的用户、新的挑战,企业还需要加快提升数字化能力,发展好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未来的职业教育,需要玩家踏踏实实沉下心来,耐心做好产品和服务,从内容到交付模式不断改进,将新兴技术融入到产品中,才能让教育更高效,让品牌更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ikaochangyong/11800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