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报名网站

学历的囚徒困境好吗?

短短十几年学历的囚徒困境,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呈几何倍数增长。

学历的囚徒困境

文/郜晓文

近日学历的囚徒困境,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惨案学历的囚徒困境,数学学院书记王某遭该学院老师姜某割喉学历的囚徒困境,当场死亡。据消息人士的信息,姜某是该校人才引进人员,为期六年的科研任务考核不合格,将面临解聘,而王某当天是代表学院宣布这一决定。

暴力当然要受到谴责,但案件也引发人们对高校青年教师(俗称“青椒”)工作和生存压力的关注,特别是对“非升即走” 高校人才制度的讨论。

“非升即走”(up or out)制度是仿照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tenure track)而建立,引入国内已近二十年。按照该制度,大学引进人才首先签订三年合同,三年后中期审核,通过则续签三年。六年后,引进人才需要评上副教授,副教授理论上就是终身教职,不能转成副教授就意味着离开。

美国的大学授予终身教职通过率较高,大概在90%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加上国外毕业的博士也成批回国,业界市场消化不掉,高校学术就业市场变成完全的买方市场。

2004年,全国有2.3万名博士毕业,那一年,博士人数首次在《中国统计年鉴》中作为单独门类统计。2018年,博士毕业人数突破6万名,同年,近10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短短十几年,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呈几何倍数增长。

在《文凭社会》一书中,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描述了“文凭通货膨胀”的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希望借“非升即走”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截至目前,全国39所985高校中,已有至少34所施行了“非升即走”制度。人才引进“水涨船高”,议价权转到了高校手中,造成了高校人才的相互踩踏。

2018年,武汉大学第一批三年合约到期,69人只有6人通过评审,通过率不到10%。各高校具体政策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是以三年为一周期,严苛的条件与残忍的离开机制结合。

这无疑给新晋“青椒”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016年,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教师李思涯对该院院长甘阳暴力相向,指责后者“拖延青年教师职称晋升”,导致自己被迫走人。而在本案中,姜某没有通过的正是为期六年的科研任务考核,即将面临解聘。

心怀科研梦的高校青年教师困于“非升即走”的人才评价系统。前段时间,一篇名为《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的文章刷屏网络。学生因“内卷”而迷茫,教师因找不到潜心治学的学生而苦恼——一语道破当下大学现状。

以研究“蚁族”著称的学者廉思在新著《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一书中,将青年教师比作“工蜂”:工蜂常常以数倍于雄蜂的数量担负整个蜂群的劳动,一生都在采蜜,而知识分子一生都在工作。工蜂是蜜蜂中最累的,大学青年教师则是学术体制中最辛苦的。

据此书披露,受访青年教师感觉“压力大”者占比达到72.3%,科研任务、教学任务、家庭经济收入是学历的囚徒困境他们背负的“三座大山”。一边是高校通过“非升即走”,最大限度地从“青椒”身上获得发文和项目数据,在排名上获得亮眼的成绩;另一边,伴随“青椒”科研压力一起到来的,还有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安的人际关系,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隐患。

“非升即走”造成了高学历人才内卷,其后果是大量人才资源的浪费。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非升即走”制度在美国也饱受争议。每年高校都会引进青年教师,即使是优秀人才,也总会有被淘汰的末位者,无形之中,给青年教师增加了沉重的压力。“非升即走”的人才评价制度,对于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但重压之下则产生变形。复旦命案敲响了“非升即走”畸形制度的警钟。

青年人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善用人才,才能焕发他们的创新热情。青年教师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努力,高校理应尊重和善待,给予基本的人文关怀,让他们生计有保障,科研有成就感,教学有幸福感,即使退出学术也该得到体面安排,而不是冷冰冰的功利对待。

(作者系本刊评论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chengrengk/14033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