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学历百科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好吗?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功臣校长齐庆和

原创 苏士维 怀来老科协 2020-09-08 06:00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题记】

一个好校长辛集中学历史简介,就是一所好学校。

能够遇到一个好校长,是一代师生辛集中学历史简介的幸运,是一所学校的荣光,是众多家庭的幸福,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功臣校长齐庆和

苏士维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始建于1952年。作为县城新建中学,怀来县最高学府,没有称职的教师,没有图书资料,没有仪器设备,连校舍也没有,只得借用土木村义学旧址“显忠祠”作校舍。建校初期的沙城中学一无所有,典型的一穷二白。

1953年暑期,校舍落成,沙城中学由土木村迁入沙城。新学年开学,齐庆和同志由蔚县调入怀来,出任沙城中学校长。

齐校长之前从事宣传工作。由搞宣传改行搞教育,无疑工作生疏,困难重重。齐校长志向高远,兴趣广泛,干一行爱一行。他学习党的教育方针,针对教师工作的特点,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他带领全校师生,在沙城中学这张白纸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多次获得上级表彰。

1962年,河北省教育厅将沙城中学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沙城中学晋升省重点中学,校长功不可没,齐庆和同志是当之无愧的功臣校长。

我于1961年分配到沙城中学任教。从1961到1966文化大革命,是沙城中学日渐成熟,逐步走向辉煌的时代。我有幸赶上这一辉煌时代。我是沙城中学走向辉煌的参与者、见证者,我对齐校长“十个手指头弹钢琴”的领导艺术由衷地钦佩。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一、105本工作日记

文/革初期,齐校长被打成走/资派,被红/卫兵抄家。当年的一位高三学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上午,我们几名红/卫兵到教师家属院,抄走资/派齐庆和的家,从床铺底下的纸箱子里搜出105册工作日记。我简单地翻了一下,每本都写得满满的,字迹非常工整,……”

齐校长1953年8月当校长。从1953到1966当了13年校长,写出105本工作日记,抛去寒暑假,平均一个月写一本工作日记。仅凭这件事足以说明,齐校长干工作是何等精细。

齐校长从他当校长那天起,凡他做的决定,处理的问题,事事有记载。学校发生的重大事情,他的处理意见,为什么这样处理,叙述很清楚。这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事事记录在案的工作作风值得后人学习,领导干部更应当学习。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二、健全规章制度,管理好常规教学

校长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职责是管理好学校。学校的日常工作是教学,校长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好常规教学。

教师工作的特点是单调、重复。语文数学老师教两个班,备一节课讲两次,理化老师教三个班,备一节课讲三次,史地老师备一节课讲课次数更多。同一本教科书今年讲,明年讲,后年还讲。有人教学十几年,年年讲同一本书。长期从事同一项单调重复的工作,势必产生倦怠、厌烦。有人懒得备课,用旧教案上课,甚至不带教案上课;有人敷衍塞责满堂灌,讲课没有重点;有人懒惰不批改或少批改作业。凡此诸多不良行为,都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教师工作特点,学校从以下五个方面制订了常规教学制度:1.备课,2.讲课,3.批改作业,4.辅导,5.考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教师按照制度教学,领导依据制度管理教学。

制度不宜抽象,为了教师便于执行,领导便于检查,每项制度都有量化标准。比如备课做到周压周,本周写出下周教案。课堂教学有讲有练,教案必须写明讲课内容和练习题目。批改作业明确数量要求,初一年级的作文和数学作业全批全改,其他年级批改二分之一。

批改作业很辛苦。数学老师教两个班,100多学生,每天批改50多本作业,这是十分繁重的劳动。人有惰性,贪图安逸逃避劳动,不按要求批发作业。针对这种情况,领导把检查作业作为工作重点。

期中、期末考试期间,各班课代表把作文和数学作业送教导处,教导处责成专人检查。如果哪位老师未按要求批改作业,向校长汇报,齐校长必定找本人谈话。老师们畏惧齐校长,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惰性,保值保量批改作业。走进数学组办公室会发现,每人办公桌上放两摞作业,从早到晚几乎都在判作业。

学校领导经常听课,定期检查学生作业,使教师们有效地克服了倦怠厌烦情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获得知识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高一高二没有学好,到高三即便拼上命学,也难以考出好成绩。沙城中学升学率之所以年年保持全区第一,1961到1965每年有两位同学考上清华或北大,最成功的经验是常规教学搞得好。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三、师生齐努力,搞好教学双边五认真

齐校长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长于总结。他通过几年的实践认识到,教学是一个过程,讲课是其中的一环,还包括备课、批改作业等环节。仅仅要求教师认真讲课远远不够,每个环节都做到认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师生双方都做到认真,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基于上述认识,齐校长提出他的教学理念:“教学双边五认真”。“教师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考核。“学生五认真”:认真预习,认真听讲,认真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参加考试。每一个认真都有细化,比如认真备课包括:备教材、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板书、备习题、备学生等。

1962年,河北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齐校长就“教学双边五认真”做大会发言。与会人员是全省各中学校长,大家高度评价齐校长的发言,认为“教学双边五认真”是一条好经验,是教育科学,只要教师和学生做到五个认真,教学质量一定能提高。会后,《河北日报》全文刊登沙城中学的文章,编者按语对“教学双边五认真”同样给予高度评价。

通过这次会议,沙城中学名声大振。全省各中学都知道,沙城中学教学质量高,升学率高。再加上《河北日报》的宣传,沙城中学的声誉广为传诵,社会上出现了“南辛集北沙城”的美誉。辛集中学历史悠久,升学率高,在河北省名气最大,声望最高。把沙城中学和辛集中学相提并论,极大地提高了沙城中学的知名度。

“南辛集北沙城”的殊荣,不是天上掉下的馅儿饼,是老一辈沙中人在齐校长领导下,辛勤劳动的成果。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四、重视体育,一届运动会包揽四个总分第一

齐校长是一位高瞻远瞩、胸怀大志的校长。他要把沙城中学办成一所示范性完中,不仅教学质量高,升学率高,文体活动同样要搞好,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沙城中学十分重视体育工作。要求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上好每一节课外活动。平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对抗赛,每年秋季召开一次运动会。学校还建有运动队和男女篮球队,有专人指导,常年训练,参加大型体育比赛。

1964年暑期,张家口地区召开中学生运动会,全区十三个县的重点中学参加。在这届运动会上,沙城中学竞赛成绩独占鳌头,夺得高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四个总分第一。在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上,一所学校包揽四个总分第一,无疑是奇迹,张家口地区从来没有过,既是空前,很可能绝后。

这次运动会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不仅升学率高,体育运动同样搞得好,人们对沙城中学更加刮目相看。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五、开展文娱活动,演出大型话剧《年青一代》

沙城中学同样重视文艺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文艺汇演,高中初中各演一场,班班出节目,有文娱才能的教职工也登台献艺。王瑞燕老师、韩恩喜老师的独唱,任光成老师表演魔术,炊事员清唱山西梆子,这些节目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演出的大型话剧《年青一代》。齐校长亲自参加演出,并扮演主要角色。这部大型话剧几乎集中了全体青年教师,会演戏的扮演角色,如今退休在家的杨世钧老师是主角之一。不会演戏的搞剧务,我是剧务之一。虽然是业余演出,和正式话剧团演出没啥区别。舞台上有灯光,有布景,剧情发展到高潮时,有闪电,有雷鸣,极大地烘托出舞台气氛,演出效果非常好,台下多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年青一代》在学校礼堂首场演出获得成功,还在县大礼堂多次公演,招待县委和县政府机关干部,招待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1965年暑假期间,全县教师在沙中集训,专门给全县教师演了一场。观众对演出给予很高评价,有人说沙城中学的老师真棒,不仅教学质量高,表演水平同样高,不亚于张家口话剧团。

1964年是沙城中学战绩辉煌的一年,升学率继续保持全区第一,运动会上包揽四个总分第一,成功演出大型话剧《年青一代》。这三项成绩把全校师生凝聚到一起,每个沙中人无不感到自豪。人人热爱沙中,关心沙中,守护沙中。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六、培养干部,管理好教师队伍

校长的职责是管理,管理好学校各个方面,重点是管理好教师队伍。能否创建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好的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下面着重介绍齐校长是如何管理教师队伍的。

1.树立威严,教师敬畏。

校长必须有威严,教师对你敬畏,方能承担起领导责任。如果没有威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你注定是一位失败的校长。

威严从哪里来?权力是次要的,主要依靠工作成绩和有效管理。齐校长把沙城中学发展成省属重点中学,成绩卓著,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有威信不等于有威严,尚需通过日常管理树立威严。

上世纪六十年代,沙中教师工作紧张。除去上午和下午上班,学生上早自习老师上早班,学生上晚自习老师上晚班,每天四次上班,工作10个小时左右。

老师们既上早班又上晚班,有没有迟到早退?

上早班前十分钟,齐校长必定站在东马路,监督是否有人迟到。晚上下班前五分钟,齐校长沿办公室走一遭,检查是否有人早退。从开学到放假,除去星期日天天如此。

齐校长既勤奋又辛苦,常年坚持不懈。如此辛苦地管理,教师对校长由衷地敬畏。

2.严明纪律,杜绝懒散。

张家口地区教育局经常有人来沙中,对学校的办公秩序这样评价:不论什么时候,不论走进哪个办公室,老师们都是认真地办公。透过办公秩序衡量升学率,想超越沙城中学很难。这是上级领导对学校办公秩序最中肯的评价。

沙城中学办公纪律严明,上班时间必须踏踏实实办公,或备课,或批改作业,不准聊天拉家常,不准懒散。

新分配的田教师,个性张扬。一天下午上班时间,居然把女朋友带进办公室,还特意介绍女朋友是南口人。田老师搞了一位北京姑娘,高兴得忘乎所以,办公室有他的同学,大家互开玩笑,说说笑笑十分热闹。上班时间,把女朋友带进办公室,是建校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结果,这位田老师在学校只工作了一个多月,就不声不响地走了。为什么走?又去往何处?我不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名新教师,如此无视办公纪律,齐校长容不得这样的人。

3.培养骨干,独挡一面。

上世纪60年代,沙城中学有24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近百名教职工。如此规模的学校,不能靠校长一人管理,必须大力培养干部,科学地管理。

学校建立两套管理系统。一套教研系统,教研组长管理教师,搞好常规教学。一套年级系统,年级主任班主任管理学生。每一位教研组长,每一位年级主任,都是骨干,工作能力强,人人独挡一面。

齐校长用人既看工作态度,更看重能力,对态度好能力强的老师用心培养,格外器重。有人要求进步申请入党,兼任党支部书记的齐校长,责成专人培养;有人家庭困难,齐校长责成工会研究,给予福利补助;有人夫妻两地分居,齐校长设法将其配偶调进沙城,调入沙中。那时候,在校双职工比较多,数学、物理、化学、俄语、体育,五位教研组长都是在校双职工。地区教育局有人开玩笑说,沙城中学是夫妻店,鸳鸯学校。

柳渍明老师是骨干,学校党支部委员,在校双职工。他从1960到1965担任历届高三年级主任。在他带领下,学校升学率年年保持全区第一。彭锡华老师是骨干,学校党支部委员,体育教研组长,在校双职工。在他带领下,学校运动队在一届运动会上包揽四个总分第一。

4.工作细腻,落实到人。

高三工作,是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升入高三,以班为单位召开学生分析会。班主任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类:升学有把握,升学有希望,升学没有希望。第二类是工作重点。

这一类学生往往学习偏科,有薄弱学科,考试拉分。哪一科拉分,责成任课教师重点指导。比如数学成绩差,数学老师要重点关照,课堂多提问,多辅导,多批改作业。班主任告诉学生,你数学成绩差,高考拉分,数学老师今后对你加强指导,你要配合老师多下功夫学数学,提高数学成绩。齐校长把这名学生记录在案,每次考试都要过问,该生的数学成绩是否有提高。

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二类学生绝大多数考上大学。“抓中间,带两头”,沙城中学升学率高,这是一条十分成功的经验。

5.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964年演出大型话剧《年青一代》,几乎集中了全体青年教师。为了赶在新年演出,排练十分紧张,每晚排戏到十点才结束。

排戏时间长必然影响教学,出现问题如何解决?齐校长从听课入手,掌握具体情况,寻求解决办法。

张本丽老师担任导演,扮演主角。张老师是语文教师,教高一年级两个班。齐校长连续听两节课都不满意,再审查教案,书写潦草,同样不满意。齐校长这样考虑:演出话剧是校长的倡议,老师们响应倡议积极参加演出,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出现问题自己应当承担主要责任,不能责怪老师。

齐校长和张老师谈话。问她你怎样看待排戏?排戏是否影响教学?你怎样处理?张老师说,排戏是特殊任务,能够成功演出一场大型话剧,直接提升学校的信誉。我作为导演一定指导大家把戏排好,为学校争得荣誉。排戏无疑会影响教学,我要合理安排时间,备好课讲好课,把影响降到最低。齐校长对张老师的回答十分满意,也为解决问题提出思路:“备好课讲好课,把影响降到最低”。

为了“把影响降到最低”,齐校长和大家商量,做出如下决定:一是上班时间备好课讲好课,写好教案,批改好作业;二是晚上排戏只排一场,有关人员到场,其他人员不到场;三是下晚自习排戏结束,时间不准延长。

齐校长就这样,即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问题。

6.考察新人,优胜劣汰。

1961年分配学校13名新教师,6名本科生,7名专科生,是历年分配新教师最多的一年。对新教师首先要多方面考查,政治表现、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个性特点等,然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齐校长了解新教师方法独特,和他们一起玩,打篮球、打乒乓球、下象棋。人在玩的时候不伪装,个性特征最容易被了解。

我和杨文兴、张老师来自石家庄师院即现在的河北师大,同时分配到沙中,住在一个宿舍。我们朝夕相处,彼此比较了解。

一天中午,杨文兴问我,齐校长上午听你的课?我说是的,你怎么知道?杨文兴说,昨天是星期日,齐校长来下棋,你不在,知道去宣化你叔叔家,星期一必定听你的课。杨文兴聪明,观察能力强,事实正是这样。星期日如果我不在校,齐校长星期一必定听我的课。好在我备课比较认真,课堂教学没有大毛病,齐校长比较满意。通过听课、观察,听教研组长汇报,齐校长对我有基本评价:我是一名守规矩,踏踏实实工作的人。

齐校长几乎每个星期日都来宿舍下棋,通常是和杨文兴下棋,张老师站在旁边观看。张老师有个性,好胜心强,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化学组有5位老师,只有两位本科生。张老师以本科生自居,经常对别人指指点点,不服从组长的领导,不免引起众人反感。通过下棋齐校长掌握了他好为人师的个性。

张老师在学校工作一个学期,62年春天调离了沙中;还有一位老师在校一个多月,也不声不响走了。其余11名新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一年后转正定级。

新教师一年试用期,优秀者转正定级,劣势者被淘汰,这就是优胜劣汰。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是沙城中学的辉煌时代,是老一辈沙中人的骄傲,也是沙城中学后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每逢追忆起这个年代,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如今,齐校长已经做古,我退休在家已有二十多年。我怀念学校的峥嵘岁月,我敬佩齐庆和校长。为此,撰写了回忆录《功臣校长齐庆和》,讲述沙城中学曾经的辉煌,介绍齐庆和同志怎样当校长,以期和大家分享。

作者 苏士维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原副校长,怀来县首批中学高级教师,怀来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资深会员。(图片源于网络、沙城中学校史馆等)

—————————————————————————————————

辛集中学历史简介

齐庆和校长简历

齐庆和(1927-2005),男,汉族,河北省完县(今顺平)人。1944年参加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任张家口地区教委常务副主任,1997年由地区教委任上离休,享受地专级待遇。

曾任察哈尔省干校教务主任、蔚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1953-1966年,任怀来县沙城中学校长(1952年沙城中学建校初期,由副县长、文教局长代理或兼任校长)。

1966-1969年,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69年恢复工作,历任怀来县医院院长、张家口地区沙岭子医院院长、张家口地区沙城酒厂党委书记、怀来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张家口地区教委常务副主任。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shudian/1475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