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报名时间

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20难学吗?

2020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谶纬

流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的一种神学迷信学说。“谶(chèn)”,指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宗教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该学说大体以《易经》中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和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根据,编造影射性的图谶符命,为巩固统治或改朝换代提供天命上的根据。王莽利用图谶“改制”。东汉光武帝用图谶为中兴汉朝做根据。东汉章帝集白虎观会议写成《白虎通义》,使儒学神秘化,谶纬学也更为发展。东汉末年,这一学说逐渐衰落。

2. 土断

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由于侨置引起户籍混乱,影响财政收入,从晋成帝时开始推行“土断”。所谓土断,就是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同时也就取消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20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兴宁二年 (364年)三月庚戌日,由桓温主持庚戌土断,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收效很大。义熙九年(413年),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也很有成效。土断推行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明显增加。

3. 晁衡

阿倍仲麻吕(698年—770年),朝臣姓,安倍氏,汉名朝衡(又作晁[cháo]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任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1978年,西安市和奈良县协议在两市各建一座纪念碑供后人瞻仰和缅怀。西安的纪念碑于次年在著名的唐兴庆宫遗址内落成,由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20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汉白玉砌筑,仿唐结构,碑高5.36米,端庄峻拔。碑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字,背面镌刻其事迹,柱顶四侧是表现中日友好的樱花、梅花浮雕,柱基是采用莲瓣雕饰,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4. 鱼鳞图册

简称图册,南宋以后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绘制的土地簿册。南宋行经界法,有些地区按保甲绘制地形图,标出各户占有田地名称、顷亩、四至以及公共池塘、沼泽、山丘等,存于官府备查。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呈鱼鳞状,故名。随税粮多寡规定粮区,每区设大粮长四人,使集里甲耆民,丈量田亩并绘制鱼鳞图,其法与南宋时接近而略详,有总图、分图,且依县、州、府分别汇集成册,浙江布政司首先编造成功,遂推广各地。后历时稍久,图册所记已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故自明中叶至清常加修订。清成丰年间损坏很多,至同治五年苏南地区还曾重造。是为官府摊派赋税的重要依据。

5. 乾淳之治

乾淳之治指宋孝宗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出现的太平盛世。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宋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此间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6. 南洋通商大臣

清末派驻广州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的钦差大臣,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设立。由两广总督兼职。1859年(咸丰九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改由两江总督兼职。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同治五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口,改称南洋通商大臣。

7. 使西纪程

书名。清郭嵩焘撰。二卷。系作者出使英国旅程日记。记述其自光绪二年(1876)十月十七日至十二月初八,历新加坡、暹罗、波斯、土耳其、希腊、意大利、法国、埃及、摩洛哥等十八国,涉及地理位置、山川形势、风土人情、宗教等。亦包括在香港参观学馆、监狱等情况。对《瀛环志略》误记或漏记之地,亦有所补订。

8. 改组派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政府内部的主要反对派。1928年下半年成立于上海。主要发起人为陈公博、顾孟余等。1927年“四•一二”政变与“七•一五”政变后,国民党内各派之间的权利之争更加激烈,其中以蒋介石集团与汪精卫集团的矛盾最为尖锐。1928年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汪精卫集团在争夺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中遭到失败。同年5、6月,陈公博、顾孟余在上海创办《革命评论》、《前进》杂志,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为号召,重新制订纲领,改组国民党。改组派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影响较大的一个政治反对派,在削弱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力量方面起了某些作用。

二、简答

1. 董仲舒思想体系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今文学家,专治《春秋公羊传》。早年他曾“三年不观于舍园”,专注研究《公羊春秋》。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召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更化善治,“前德而后刑”,这一观点被汉武帝所采纳,将儒学定为官方正统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建立起一整套神学思想体系,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学说,将政治理论神学化,以“天道”制衡皇权。这既有助于强化政治迷信、粉饰弊政,又可以用来批评当政者,修正政治上的失误。

董仲舒从“天人感应”发展出一套神学化的伦理道德观念,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一直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既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也会禁锢人心。

在政治上,董仲舒主张大一统,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建议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严禁王侯大臣擅权,主张加强皇权。他说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20:“《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种思想适应了政治上统一的需要,可以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论根据。

董仲舒还主张根据《春秋》决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代酷吏的产生。

总之,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原创思想的重大思想家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学思想,发展出了一整套的神学思想体系,使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这对两年多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至深的影响。

2.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20: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20: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gào]》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4. 《中国之命运》

1943年由陶希圣执笔而以蒋介石名义出版的论著,由重庆正中书局出版。蒋介石在该书中着力渲染“一个领袖”“一个主义” “一个政党”,强调三民主义是 “国民革命不变之最高原则”“民族复兴唯一正确之路线”,强调中国国民党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永为中国唯一的革命政党”等,为国民党“一党独裁”进行粉饰。该书当时曾遭到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严厉批判。

三、材料分析

军机处

四、论述

1. 《史通》史学思想

 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20难学吗?

唐儒刘知几于《史通》中提出史学家应具史才、史学与史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三长”之外,又加上了一个“史德”。

史才,不仅指天才和才气,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即古人所谓的“辞章之学”。作为一个史学家必须善于用文字来叙述、论证史实。然而,如果刻意追求文采,以文害意,也是不可取的。对史学家来说,文字简洁、明晰、准确,能用最简短、平凡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化腐朽为神奇,是最高的境界。《史记》应该是此中最高境界,

史学,是指学识,我理解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史学的面很广,既要有中外历史知识的雄厚基础,又要在专门从事的专业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即所谓“博”,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有关史学各门的基本知识,均应有所涉及和了解。“

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史与论的关系问题。不能 “以论代史”,而要“论从史出”。也不能只研究史料,掉进故纸堆里。而要对历史有自己的观点。即“识见”。三才中以「史识」为最难,但也最重要,因为有才无识或有学无识,都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史家。

至于史德,主要指史学家本人的品德,即清人章学诚所谓的“心术”,也即是指史家追求历史真实的正直品德。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的传统。这一点,我想作为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是应必备的品德,就是要忠实于历史,实事求是,不作伪史学。这点其实最可贵。

刘知己在《史通》里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章学诚又加上了史德。史才,指收集鉴别史料的能力;史学,指历史知识的熟悉;史识,指对历史的理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史德,当然是秉笔直书的精神了。 其实前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是很密切的,象史才就有史识的因素,而史识又以史才和史学为根底。但史识有时候有些天赋的成分,而史德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却很难做到。

2. 晚清学习西方的阶段性特征及评价

(1)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西学传播。西学是指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西方社会知识等西方学术文化。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以通商口岸为基地,进行各种西学传播活动,出版了一批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英国传教士兼医师合信的《全体新论》等5种西医著作、英国传教士蒙克利的《算法全书》、美国传教士哈巴安德的《天文问答》、合信的《天文略论》、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和中国人李善兰合译的《代微积拾级》、伟烈亚力与中国人王韬合译的《重学浅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和李善兰合译的《植物学》等,都是第一次将西方近代科学介绍进中国的著作。

(2)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传播。洋务运动开展以后,洋务派为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始大量翻译刊印西方图书。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也从事西书翻译活动。同文馆共译刊西方图书200多部,内容除了有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以外,更着重于外交、世界历史和法典等。其中以美国人丁韪良所译《万国公法》、中国人杨树和张秀合译的《世界史纲》、法国人毕利干所译的《化学阐原》影响较大。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了翻译馆,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主持,翻译出版西学书籍。翻译馆译刊的西书内容包括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社会科学等,其中著名译作不少,如《化学鉴原》《化学分原》《地学浅释》《佐治刍言》等,都是影响广泛、轰动一时的译作。在翻译和介绍西学的中国人中,贡献较大的有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洋务运动时期传播的西学,内容主要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但有关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开始增多。在这时期,西学通过遍布各地的新式学堂、各种近代报刊和品种繁多的西书,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西学的影响已经逐渐从知识界扩大到社会基层。

(3)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丑条约》订立后,清政府腐朽卖国的真面目,渐为时 人所认识。民主革命思想,因之日益传播,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开辟了思想道路。其时正在迅速形成中的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则是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坚力量。上海和东京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与留学生最为集中的两个地方。1903年前后,在他们中间兴起了创办刊物、翻译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和各国民主革命历史的热潮,两三年内,出版政治性刊物近20种,这些刊物从不同角度抨击清政府的丧权辱国、昏庸腐败,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共和思想,鼓吹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以挽救中国的危亡。在创办报刊的同时,革命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印书馆,印刷革命书籍。这些书籍和革命报刊一样,在国内外销售,传播革命舆论,激发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影响最大的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3. 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中共的土地制度及评价

(一)1928年12月,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主要采用“以乡为单位”“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的办法,分给农民耕种,不许土地买卖。1929年4月,红四军发布了《兴国土地法》, 改变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政策,重新规定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明确提出“不打击富农”,“集中攻击目标于地主”,“分田时以抽多补少为原则”等等。

(二)1930年冬,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阶级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三)1942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规定了减租减息的各种具体政策,决定在根据地深入普遍掀起减租减息运动。1943 年各解放区普遍地掀起了减租减息的高潮,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利息一般实行 分半减息(年息减为一分五厘);地主必须实行减租减息,农民则必须交租交息。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激发了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承认不反对抗日的地主、富农等是抗日与生产不可缺少的力量,使他们能够保有一定的地位和利益,这样就有利于从经济上团结各抗日阶层。

(四)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即用适当方法将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土地转移到农民的手中,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区别对待,一般不变动富农的土地。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

(五)1947年7月至9月,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是少地的农民。两个原则:一是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不能损害中农的利益。

2020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谶纬

流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的一种神学迷信学说。“谶(chèn)”,指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宗教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该学说大体以《易经》中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和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根据,编造影射性的图谶符命,为巩固统治或改朝换代提供天命上的根据。王莽利用图谶“改制”。东汉光武帝用图谶为中兴汉朝做根据。东汉章帝集白虎观会议写成《白虎通义》,使儒学神秘化,谶纬学也更为发展。东汉末年,这一学说逐渐衰落。

2. 土断

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由于侨置引起户籍混乱,影响财政收入,从晋成帝时开始推行“土断”。所谓土断,就是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同时也就取消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兴宁二年 (364年)三月庚戌日,由桓温主持庚戌土断,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收效很大。义熙九年(413年),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也很有成效。土断推行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明显增加。

3. 晁衡

阿倍仲麻吕(698年—770年),朝臣姓,安倍氏,汉名朝衡(又作晁[cháo]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任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1978年,西安市和奈良县协议在两市各建一座纪念碑供后人瞻仰和缅怀。西安的纪念碑于次年在著名的唐兴庆宫遗址内落成,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汉白玉砌筑,仿唐结构,碑高5.36米,端庄峻拔。碑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字,背面镌刻其事迹,柱顶四侧是表现中日友好的樱花、梅花浮雕,柱基是采用莲瓣雕饰,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4. 鱼鳞图册

简称图册,南宋以后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绘制的土地簿册。南宋行经界法,有些地区按保甲绘制地形图,标出各户占有田地名称、顷亩、四至以及公共池塘、沼泽、山丘等,存于官府备查。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呈鱼鳞状,故名。随税粮多寡规定粮区,每区设大粮长四人,使集里甲耆民,丈量田亩并绘制鱼鳞图,其法与南宋时接近而略详,有总图、分图,且依县、州、府分别汇集成册,浙江布政司首先编造成功,遂推广各地。后历时稍久,图册所记已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故自明中叶至清常加修订。清成丰年间损坏很多,至同治五年苏南地区还曾重造。是为官府摊派赋税的重要依据。

5. 乾淳之治

乾淳之治指宋孝宗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出现的太平盛世。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宋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此间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6. 南洋通商大臣

清末派驻广州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的钦差大臣,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设立。由两广总督兼职。1859年(咸丰九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改由两江总督兼职。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同治五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口,改称南洋通商大臣。

7. 使西纪程

书名。清郭嵩焘撰。二卷。系作者出使英国旅程日记。记述其自光绪二年(1876)十月十七日至十二月初八,历新加坡、暹罗、波斯、土耳其、希腊、意大利、法国、埃及、摩洛哥等十八国,涉及地理位置、山川形势、风土人情、宗教等。亦包括在香港参观学馆、监狱等情况。对《瀛环志略》误记或漏记之地,亦有所补订。

8. 改组派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政府内部的主要反对派。1928年下半年成立于上海。主要发起人为陈公博、顾孟余等。1927年“四•一二”政变与“七•一五”政变后,国民党内各派之间的权利之争更加激烈,其中以蒋介石集团与汪精卫集团的矛盾最为尖锐。1928年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汪精卫集团在争夺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中遭到失败。同年5、6月,陈公博、顾孟余在上海创办《革命评论》、《前进》杂志,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为号召,重新制订纲领,改组国民党。改组派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影响较大的一个政治反对派,在削弱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力量方面起了某些作用。

二、简答

1. 董仲舒思想体系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今文学家,专治《春秋公羊传》。早年他曾“三年不观于舍园”,专注研究《公羊春秋》。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召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更化善治,“前德而后刑”,这一观点被汉武帝所采纳,将儒学定为官方正统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建立起一整套神学思想体系,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学说,将政治理论神学化,以“天道”制衡皇权。这既有助于强化政治迷信、粉饰弊政,又可以用来批评当政者,修正政治上的失误。

董仲舒从“天人感应”发展出一套神学化的伦理道德观念,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一直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既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也会禁锢人心。

在政治上,董仲舒主张大一统,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建议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严禁王侯大臣擅权,主张加强皇权。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种思想适应了政治上统一的需要,可以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论根据。

董仲舒还主张根据《春秋》决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代酷吏的产生。

 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20难学吗?

总之,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原创思想的重大思想家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学思想,发展出了一整套的神学思想体系,使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这对两年多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至深的影响。

2.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gào]》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4. 《中国之命运》

1943年由陶希圣执笔而以蒋介石名义出版的论著,由重庆正中书局出版。蒋介石在该书中着力渲染“一个领袖”“一个主义” “一个政党”,强调三民主义是 “国民革命不变之最高原则”“民族复兴唯一正确之路线”,强调中国国民党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永为中国唯一的革命政党”等,为国民党“一党独裁”进行粉饰。该书当时曾遭到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严厉批判。

三、材料分析

军机处

四、论述

1. 《史通》史学思想

唐儒刘知几于《史通》中提出史学家应具史才、史学与史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三长”之外,又加上了一个“史德”。

史才,不仅指天才和才气,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即古人所谓的“辞章之学”。作为一个史学家必须善于用文字来叙述、论证史实。然而,如果刻意追求文采,以文害意,也是不可取的。对史学家来说,文字简洁、明晰、准确,能用最简短、平凡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化腐朽为神奇,是最高的境界。《史记》应该是此中最高境界,

史学,是指学识,我理解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史学的面很广,既要有中外历史知识的雄厚基础,又要在专门从事的专业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即所谓“博”,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有关史学各门的基本知识,均应有所涉及和了解。“

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史与论的关系问题。不能 “以论代史”,而要“论从史出”。也不能只研究史料,掉进故纸堆里。而要对历史有自己的观点。即“识见”。三才中以「史识」为最难,但也最重要,因为有才无识或有学无识,都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史家。

至于史德,主要指史学家本人的品德,即清人章学诚所谓的“心术”,也即是指史家追求历史真实的正直品德。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的传统。这一点,我想作为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是应必备的品德,就是要忠实于历史,实事求是,不作伪史学。这点其实最可贵。

刘知己在《史通》里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章学诚又加上了史德。史才,指收集鉴别史料的能力;史学,指历史知识的熟悉;史识,指对历史的理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史德,当然是秉笔直书的精神了。 其实前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是很密切的,象史才就有史识的因素,而史识又以史才和史学为根底。但史识有时候有些天赋的成分,而史德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却很难做到。

2. 晚清学习西方的阶段性特征及评价

(1)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西学传播。西学是指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西方社会知识等西方学术文化。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以通商口岸为基地,进行各种西学传播活动,出版了一批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英国传教士兼医师合信的《全体新论》等5种西医著作、英国传教士蒙克利的《算法全书》、美国传教士哈巴安德的《天文问答》、合信的《天文略论》、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和中国人李善兰合译的《代微积拾级》、伟烈亚力与中国人王韬合译的《重学浅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和李善兰合译的《植物学》等,都是第一次将西方近代科学介绍进中国的著作。

(2)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传播。洋务运动开展以后,洋务派为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始大量翻译刊印西方图书。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也从事西书翻译活动。同文馆共译刊西方图书200多部,内容除了有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以外,更着重于外交、世界历史和法典等。其中以美国人丁韪良所译《万国公法》、中国人杨树和张秀合译的《世界史纲》、法国人毕利干所译的《化学阐原》影响较大。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了翻译馆,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主持,翻译出版西学书籍。翻译馆译刊的西书内容包括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社会科学等,其中著名译作不少,如《化学鉴原》《化学分原》《地学浅释》《佐治刍言》等,都是影响广泛、轰动一时的译作。在翻译和介绍西学的中国人中,贡献较大的有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洋务运动时期传播的西学,内容主要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但有关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开始增多。在这时期,西学通过遍布各地的新式学堂、各种近代报刊和品种繁多的西书,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西学的影响已经逐渐从知识界扩大到社会基层。

(3)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丑条约》订立后,清政府腐朽卖国的真面目,渐为时 人所认识。民主革命思想,因之日益传播,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开辟了思想道路。其时正在迅速形成中的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则是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坚力量。上海和东京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与留学生最为集中的两个地方。1903年前后,在他们中间兴起了创办刊物、翻译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和各国民主革命历史的热潮,两三年内,出版政治性刊物近20种,这些刊物从不同角度抨击清政府的丧权辱国、昏庸腐败,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共和思想,鼓吹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以挽救中国的危亡。在创办报刊的同时,革命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印书馆,印刷革命书籍。这些书籍和革命报刊一样,在国内外销售,传播革命舆论,激发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影响最大的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3. 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中共的土地制度及评价

(一)1928年12月,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主要采用“以乡为单位”“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的办法,分给农民耕种,不许土地买卖。1929年4月,红四军发布了《兴国土地法》, 改变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政策,重新规定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明确提出“不打击富农”,“集中攻击目标于地主”,“分田时以抽多补少为原则”等等。

(二)1930年冬,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阶级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三)1942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规定了减租减息的各种具体政策,决定在根据地深入普遍掀起减租减息运动。1943 年各解放区普遍地掀起了减租减息的高潮,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利息一般实行 分半减息(年息减为一分五厘);地主必须实行减租减息,农民则必须交租交息。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激发了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承认不反对抗日的地主、富农等是抗日与生产不可缺少的力量,使他们能够保有一定的地位和利益,这样就有利于从经济上团结各抗日阶层。

(四)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即用适当方法将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土地转移到农民的手中,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区别对待,一般不变动富农的土地。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

(五)1947年7月至9月,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是少地的农民。两个原则:一是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不能损害中农的利益。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hibo/1331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