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报名时间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好吗?

百年名校——武功县大学街小学二甲小学历史沿革的前世今生(文/党著月)

原创: 武书院小编 武功书院 3月3日

武功县历史悠久二甲小学历史沿革,文物古迹众多二甲小学历史沿革,武功文化教育源远流长。老县城在武功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早期二甲小学历史沿革的官办学校教育主要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绿野书院位于武功古城外绿野亭,因宋代大儒张载曾在此讲学而闻名,在武功镇还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那就是位于古镇学前街的“学前街女子学校”,现在为武功县武功镇大学街小学,绵延百年不衰。

一、历史沿革

大学街小学创建于何时,流传资料较少,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其一,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其二,创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三,始于明洪武年间。据该校1989年的校志送审稿记载,大学街小学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七年(1374年)。前身为儒学(也叫学宫),相当于现在的学校。

绿野中学和大学街小学分别位于武功古城南北,不同历史时期,两所学校在发展变革的过程有着相似的经历。

绿野书院于1903年更名为县立高等学堂,1911年,改称县立高等小学校,民国十年(1921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不久又易名为县立第一小学校,为武功县有史以来第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民国二十三年(1933年),改名为县立南关小学,1940年,筹建县立中学,迁至南街保安团旧址,改为县立南街小学。民国三十年(1941年),称城镇中心学校,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称武功县城镇第一国民学校,建国后为一区一完小。

大学街小学成立于民国十年(1921年),位于县城内的学前街(今天还叫学前街)取名为“学前街女子学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称县立学前街女子初小。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月,县立大北街模范初级小学(此所初小为民国二十二年建立)合并于县立学前街女子初小,由于人数增多,规模扩大,学校升格为完全小学,改名为学前街女子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立县立中学,南关小学(今为绿野中学)迁入县城内南街保安团旧址,称县立南街小学。

民国三十年(1941年)南街小学改为武功县在城镇中心学校,学前街女子小学改称为城镇中心学校学前街分校。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学前街分校又改称城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县立南街小学(绿野中学)改为武功县在城镇第一国民学校。

建国后改称一区二完小。

1952年又改称一区一完小分部。

1954年,校舍扩建,完工后南街一区一完小迁入该校(大学街小学)合并,(一区一完小,现在的绿野中学成了武功县立中学)。

1957年定名为武功县大学街小学。

1958年更名为武功县武功公社大学街小学。文革时期为武功县大学街小学。

1984年,改为武功县武功镇大学街小学,一直至今。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武功县志卷一(明.康海 撰)地理志截图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绿野书院、南关小学历任领导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武功县武功镇大学街小学历任领导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二、发展简史

武功县人杰地灵,文化教育经久昌盛。四千多年前,中华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故事流传至今,教稼台位于武功镇东门外,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学校,它在传播农耕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客山晚照晒书卷”为武功八景之一,记述着一千多年前大唐天子李世民幼时上学读书的美丽传说。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理学大儒张横渠(名载.字子厚)眉县人,在县城(今武功镇)南关外的绿野亭讲学,从学者甚多。绿野亭位于武功古城南小华山半坡,明弘治八年(1495),巡按御史李翰谋与提学副使杨一清到此,仰其人,肃然起敬,知年久亭毁,遗址犹存,令知县宋学通恢复,知县因亭院狭小,与稍东的葆贞庵互换,葆贞庵移至现在的小华山,将绿野亭移至葆贞庵重建,后改名绿野书院,就是今天的绿野中学所在地。

到了明代,县署在县城设立学宫(或称庙学),凡附近平民子弟均可入学。

明清时期武功县有四大书院:绿野书院、有邰书院、东里书院,西麓书院,都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

清朝时期,教育逐渐正规化,县级的教育行政机构叫“儒学署”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旧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体系。“废科举、兴学堂”,武功县撤儒学署,成立学务局,书院改称为学堂。县城南关外的绿野书院改名为县立高等学堂,“学前街女子学校”成立。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民国十年(1921年)杨虎城驻防武功时,学前街女子学校有一个复式班班(一个教室两个班,轮流上课),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一年级,二年级共有学生31人,都是女生。民国三十年(1941年)学校发展为五个班,学生193名,新中国解放后,该校称一区二完小,1952年,改名一区一完小分部,1954年,一区一完小(绿野中学)合并于该校,校名改为一区一完小。学生有16个班,当时实行“四、二分段制”,学校辅导区共有14所初级小学,分别为:东至麻西寨(今属贞元镇代家社区)、羊圈、南至毛家嘴(今属大庄镇观音堂社区)夏家沟(今属杨凌),西至凉马、何家堡,北至坡底、古风。这些学校四年级学生毕业考试及格后,发初小毕业证,有资格通过考试才能升入该校高级班,,读完五六年级才算完小毕业,发完小毕业证。由于辐射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完小校舍不足,录取名额有限,学生要升到大学街小入完小非常困难。到1956年最大限度发展为18个班,学生人数900多名,后来完小增多,压力减少。196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取消“四、二分段制”,实行“五、二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小学毕业按比例推荐上初中,这时,大学街小学增设初中班,俗称“带帽学校”或叫七年制学校。1977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高考制度,全国迅速掀起崇尚科学,勤奋读书热潮,各地许多小学都设有初中班,且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从1981年起,实行“五、三制”,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大学街小学成为“八年制”学校,(武功镇共有“八年制”学校8所)。1984年为了集中整合人力、教学实验,办学经费资源,武功镇人民政府决定规划在全镇建设两所初级中学:“西塬中学”和“后稷中学”,1985年7月两所初中分别建成,各有三栋简易大房教室,设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共九个班。同年九月,武功镇撤网并点,形成西塬片有:西塬中学、上营中学,中东片有:后稷中学和大学街小学(初中部)的教育格局。1986年7月,全国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学制实行“六、三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这时,大学街小学共设小学和初中各10个班,中小学生人数合计1157名,其中女生人数478人,为当时武功县规模大,设备较全的一所重点学校。1994年,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精神”,全省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学生上学人数猛增,各校初中班人数己接近70人。为缓解学校压力,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县政府号召群众“集资建校”(由于县财政实行乡镇包干,教师和政府人员工资由乡镇自行解决,教师工资时有拖欠),建校缺少资金,经由政府,社会贤达、学生家庭、教师、政府工作人员踊跃捐资,对原有的“西塬中学”和“后稷中学”进行扩建,重建,至1996年8月后稷中学教学楼竣工,设24个初中班,同年九月,大学街小学初中部全部并入后稷中学。至此,大学街小学成为武功县武功镇中心小学。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三、校舍的变迁

明清时期,旧儒学衙署是秀才学习活动的场所。儒学衙署有明伦堂五间,经阁三间等(明伦堂多设于古文庙、书院、太学、学宫的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教育品牌,过去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讲学论道的地方),后历经明、清及民国,古代房舍仅存“文昌魁星楼”。

“学前街女子学校” 就建在位于学前街的旧儒学衙署遗址上。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西农筹建处五间大厅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二月,成立“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于右任被共推为常务委员,杨虎城、邵力子、等十五人为筹备委员,筹备处设在“学前街女子学校”,建有大厅五间,耳房六间,后由于学生逐年增多,在东北角建大房教窒六间,大厅后建厦房三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1952年起,大学街小学先后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造建设,西农筹备处的五间大厅成为学校会议室。

1972年,在武功驻地的四七七资助下,在五间大厅的前面,建了新会议室,也叫“凹”字形办公室。

1987年,学校总占地面积24亩1分,在五间大厅北建成二层教师宿办楼五间,翻修教室危防13间。教室扩大到共85间。

1999年拆除“凹”字形办公室,在原址上建起三层实验楼。

2005年拆紧邻操场的大房教室,新建三层教学楼。

2012年学校建教师宿办楼,大学街小学最有特色标志性古建筑,西农筹备处五间大厅,连同后面的旧二层宿办楼、两边的大房教室一起被拆除。

2016年7月,经武功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武功镇后稷中学(1985年--2016年)并入武功县绿野高级中学,同年九月,武功县武功镇大学街小学全部迁入后稷中学。原大学街小学变成武功镇后稷中心幼儿园。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文革时期大学街小学校牌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四、办学方针

大学街小学前身------儒学,是以“四书五经”、“幼学琼林”等为主的社会化教育。

明、清时期为武功县高等学府。民国时期,教育方针随政治变化而异。

民国十六年(1927年),“教育是培养国民革命实际斗争人才,实现民族、民权、民生主义,达到世界革命”为教育宗旨。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军兴,国共合作,中央教育部公布教育内容为“团结全国军民总动员,统一意志,整齐步伐,齐心抗战”。

民国35年(1946年)三年内战时,为防范“奸党”,又规定“政教合一”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也是沿袭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办法,到了1952年才建立起来全国统一招生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党的教育方针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那时,学校把教育方针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写在黑板报、围墙,房屋,街道等显眼的地方,在课本、图书及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都要体现出来,每学期末学校、班级以德、智、体为标准评选三好学生,颁发奖状,能领一张这样的奖状是一件很荣耀光彩的事情,其他人都很羡慕。

1958年 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到:“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有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五·七指示成为“文化大革命”中办学的方针。

“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取消了高考,高校也停止招生。后来推荐入学,高等教育没有办法保证质量,直接导致国家人才的断档。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必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工农兵大学生由此出现。

1976年十月,粉碎四人帮,1977年10月,国务院决定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和时代的拐点,许多人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教育开始步入正轨。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全国的办学方针发生了大的转变。如果查阅网络图片,会发现邓小平的这句话被全国很多学校粉刷在教学楼外墙上。大学街小学也一样,刚一进学校大门,长廊二门处有一面照壁,多年风雨洗刷,白色的底衬已经被岁月侵蚀,红色的文字却依旧光亮如新。

“三个面向”被作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原则之一,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序言中。直到今天,这一句话仍然深刻的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未来。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五、经费来源

明清时期,教育经费取源于“学田”和乡贤捐助。以上两项只分配给书院及县学,私塾不得占用。清雍正时有学田二十八顷九十八亩八分,招佃收租二甲小学历史沿革;乾隆时赵和壁等捐银五百两;先后交质库营息,并立有经费管理章程,专司出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立高等小学堂,岁支银440两,钱1546串文。民国时期,经费不足,不足部分由学校自筹,如: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关小学,学前街女子学校等由政府每月拨款46.72元为经费,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政府下令自本年起,学生必须缴纳学费,每学期初小较2--3元,高小交4--6元,以资维持,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学生增多,货币贬值,全县六所中心学校,由政府年支34710元,后因物价飞涨,政府决定:清理寺庙官产;分工生产,养鸡养蜂;募捐助学等办法维持教育经费不足。建国后,仍袭旧制,收交学生学费,每生2--4元不等,规定家庭困难者可以减,免,缓,收齐上交,学校经费由上下拨,往往交拨相抵。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主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经费按月拨付。随着国家教育发展地位的不断提高,从2001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主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学校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

六、教师待遇

清康熙时期,儒学设教瑜(正式教师,元、明、清县学均置),训导(学官名。明清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二人,月奉薪银各三十一两二钱五分。雍正时期教论一人,奉银四十两。

民国时期教师工资: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最高27元,平均11元。

民国三十一年(1941年)最高60元,最低40元。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最高90元,最低75元。发粮八市斗(每斗14.5斤)。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最高90元,建国前夕,通货膨胀,以万为单位,教师月薪50-70万元,粮食增至一石二市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工资沿用旧址,发小麦,校长月得二市石,主任月得一石八斗,教师一石五斗。1952年为了保证教师生活稳定,实行“工资份”制,每个工资份,包括生活必需品,如:面粉,白布,油,盐等若干,按月折价发给人民币。一般校长每月120--170份,主任110--140 份,教师100--120 份。1956年4月,由于经济好转,国家实行工资改革,从此职工,干部,教师发给人民币。至1957年全县教师工资月平均为41.82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年增加,至1988年公办教师工资及各种福利补贴月得161.5元,最低70元,平均115.75元,民办教师最高工资75.5元,低为65元,平均月得70.25元。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八十年代教师合影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七、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为实现办学宗旨服务的。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课,在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缺乏自然科学知识。自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后,废科举,立学堂,学生才开始接受学习新的课程。大学街小学的课程设置是相当健全的。

1911年至1932年为旧学制,设有修身、国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动植物)、、图画、手工、、体操、簿记等课程。

自1933年起,学校课程设置及课时计划均依部颁计划执行。

八、学业管理

学校对学生考查与管理均十分严格,。一般实行季考(一季度一考核)

考查分“学业考查”与“操行考查”两种。学业考查分三种:

一是日常考查,包括课堂问答和笔记练习之检查;

二是临时考查,即学科的临时测验。一般是以授课时数之多少,确定临时考查之次数。每周授课一课时,则每月考查一次。每周授课二、三课时,则每两周考查一次;每周授课五课时以上,则每周考查一次。每期中间,举行一次同级会考。

三是学期考查,即各学科的期终考试。各类考试均严格记分。日常考查与临时考查所得成绩,分别以三分之二与三分之一合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与期考成绩合为学期成绩。平时成绩占五分之三,期考成绩占五分之二。两学期考试成绩,合为学年成绩。

对各类考试的管理亦十分严格。对违犯考纪者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扣分、试卷作废、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操行评定也很严格。操行分甲、乙、丙、丁四等,学期末与学习成绩一并通知家长。由训育处结合学生自治团对学生的早操、自习、上课、就寝、卫生等经常检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结合教务处、班导师及教师平时检查的结果,最后各方协商评定学生操行等级。

学校定有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学习生活均从严要求。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为“试验期”,期考多门不及格,经补考按九折计仍不及格者,或操行过劣者均勒令退学。学生无故旷课达九课时者、辱骂师长情节较轻者,或殴打同学及校工者,一律记大过。有重大侮辱师长行为者、有窃盗行为者、有败坏风化累及校誉者,则一律开除。有事外出要到训育处请假,挂出名牌,回校后必须销假翻牌。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九、教育名人

庞景文先生,字显慕(1882--1958)武功县武功镇庞家堡人,幼年家贫好学,考取秀才于乾州,后曾任教于西安中山中学,圣公会中学,三原师范学校,武功县南关高等小学及学前街女子学校校长。晚年任及县参议秘书。在三原师范时结识于右任,交情甚笃,民国十一年(1922年),于右任应杨虎城之邀来武功,曾专访庞景文先生于家中。民国十八年大灾,庞先生以账务会长身份请求于右任,聚资开办捨饭厂,营救众生,为人称颂。

蒋友尊:(1891--1956),武功县武功镇东街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最初担任西安女子师范教育主任,后任陕西教育厅视导,主要对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类学校工作进行视察,监督,考核,辅导。1936年任南京金陵女子中学校长。

1940年,蒋友尊回自己的故乡武功镇,在原南关小学的基础上,筹建县立初级中学,并担任校长。建国后,历任武功县政协副主席,副县长和县中副校长,颇有建树,受到党和政府的信赖与赞赏。

杨纯厚,1925年,武功县武功镇月菊巷人,1947年于武功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班毕业,建国前在武功县南街小学任,教建国后,曾任游风小学教导主任,大学街小学校长。1950年起,连续四年出席武功县人民代表大会并为主席团成员。1952年参加陕西省教育工作会,同年被选任校教育工会主席。1979年退休后,被县志办聘请编写县志,后又被绿野中学及大学街小学聘请编纂校志。在广大师生和社会中有很高威望。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十、辉煌成就

跨越百年历程,斯文一脉相承。大学街小学历届领导治校有方,办学方向明确,遵循教育规律,凸显办学特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57年以前实行会考,统一命题,组织考试,阅卷,每年升学率居全县第一。1958年,毕业生208名,百分之五十四都考入技校及初中,1958年---1961年兴平大县时期,50多所完小,年升学率为前十名。从80年代至今,数次被市,县评为先进集体。

大学街小学桃李成林,英才辈出。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和社会精英,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拒不完全统计,有中央局级领导,省级,县级,教授,高级工程师等一百多名。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十一、继往开来

大学街小学自 2016年9月迁至原“后稷中学”后,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000平方米,是一所镇办中心小学。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38人,教职工52人,教师合格率100%。

近年来,学校加大教育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投入,先后添置了电子白板 10套,24个教学班,实现100% “班班通”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先后购置计算机 90台,建设多媒体教室 2个,满足了最大班额的需要。宽带连接互联网,接入200兆光纤,实现校园全覆盖,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学质量连年提高,获县局表彰并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百年沧桑育人路,世纪风雨铸辉煌。大学街小学己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教育发展改革之路,岁月流逝,不变的是育人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街小学仍将牢记使命,继往开来,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担负起培育祖国花朵的责任,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创建一流的示范学校,为武功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特别说明:

大学街小学历经了明、清、民国至今,有几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早期保留资料很少,为了铭记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学街小学,本文在编写过程中,查阅相关图书资料,询访多名曾在大学街小学工作的领导、教师及亲历者,并参考大学街小学一九八九年编写的校志,文章样稿广泛征询了部分教师意见后,形成此文。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文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二甲小学历史沿革

(文中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hibo/14244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