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报名时间

高学历出家修行难学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出自《道德经》高学历出家修行的名句,前半段,想必人人都读过不下数十次,更有甚者,把“上善若水”当作网名昵称,希望自己的心性和品性如水一样,与世无争高学历出家修行;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高学历出家修行

人活一世,必有所求,身处俗世,必有所扰,纵使你归隐田园,不是被亲情牵绊,就是为一日三餐犯愁,说句很现实的话,一个人努力种田,自给自足,都养不过自己,你信吗?

其实,身处世间,许多人的人生轨迹,都如出一辙,为生计奔波,为家庭而活,越长大烦恼越多,试问,你的人生,真的是自己在做主吗?而不是被命运安排的?

高学历出家修行

斩断俗事,自愿深山修道

生于1991年的钟嗣源,和许多90后的人一样,儿时的乐趣,无非就是滚铁环、跳皮筋,在这种贫苦的环境中,渐渐长大,唯一不同之处时,上高中、大学阶段,大家都流行玩MP3、MP4、手机等科技玩意时,钟嗣源的乐趣,却如一个老者一样,酷爱书法,亦或者如老中医,爱看《伤寒论》、《黄帝内经》类书籍;

高学历出家修行

对此,有同学经常说她是一个“异类”,但是,钟嗣源却不以为然,反而是乐在其中,也因此,把自己的学业,都荒废了,就连老师都认为,钟嗣源已经是“无药可救”的学生。

2010年,钟嗣源因为学习成绩一般,最终,高考分数只能读大专,在父母的要求下,钟嗣源前往了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所学专业市场营销,父母期望毕业后,钟嗣源做销售,一个月工资也能拿五六千。

高学历出家修行

大学期间,钟嗣源依旧特立独行,这也使得她的性格,十分温和,与世无争;每天独来独往,从来不觉得自卑,被高学历出家修行他人孤立;

2013年,钟嗣源前往了一所全真教道观,结识了女道长杨高云,并询问当道士,有什么要求,她钟嗣源是否可以出家,跟着女道长杨高云参悟修行。

当时,女道长杨高云以为钟嗣源还是高中生,受了什么刺激,毕竟,年纪轻轻地要出家当道士,实在让人想不通;

高学历出家修行

后来,钟嗣源告诉女道长,已经是大学生,并非受了情感刺激,而是从小对道教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并告知毕业后就来道观出家,当时,女道长杨高云以为开玩笑。

却不想,2013年6月份,钟嗣源毕业后,就告知父母,自己要出家当道姑的想法,当时,父母还是挺不愿意的,毕竟,钟嗣源是独生女,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而言,父母断然不会让孩子出家。

高学历出家修行

不过,见女儿钟嗣源态度坚决,父母便同意了,随后,钟嗣源就来到了四川叙永丹山玉皇观,一座全真教道观出家了。

和寺庙一样,全真教也不能杀生,因为信众少,施主们捐的钱,少之又少,并且,道观还需要修缮,因此,生活条件很简陋,一个青年菜一个素汤,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皆是如此,荤腥一点不能有。

试问,你在这种生活条件下,能坚持多久?

出家修行是在逃避社会责任吗?

生活是什么?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生活就是生容易,活着也容易,生活却不易;其实,生活不容易的原因,不能埋怨社会环境,更多的是,自身欲望太多,追求太多。

高学历出家修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对比类似像李白的诗人,他们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看得很淡然,再看当下的人,为了活得体面,背负一生债;为了还债,一天干3份工作,自讨苦吃的人生,意义在哪里呢?

也许正是如此,钟嗣源才会出家,至于为何会选择道教,而不是出家当尼姑,钟嗣源曾经这样解释道:

“道教,讲缘分,我从小就经常思考,人的生死究竟是怎么回事?道生一,一生二,道又分阴阳五行。生下来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想浑浑噩噩、忙忙碌碌地过完一生,出家道教,就是要找寻一个答案,如今,也找到了答案,被这里景色,这里的生活,让我顿悟,这里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高学历出家修行

也许,对于钟嗣源出家的行为,至今仍然有许多人不理解,甚至指责钟嗣源在逃避社会压力,不懂得感恩,去赡养父母。对此,钟嗣源也给出了解释;

她表示在道观每个月有几百元补贴,她都会存下来,交给父母;与此同时,父母都是职工,有养老金和退休工资,父母养老不存在问题。

至于所谓的逃避压力,她予以否认,认为出家不是在“避世”,反而是在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并劝解常年奔波的人,如果累了,不妨来道观清静一个月或者一年的时间,必然有所感悟。

高学历出家修行

诚然,芸芸众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又有谁想过人生的意义在于何处?粗茶淡饭和锦衣玉食,又有什么不同呢?与世无争,便是消极吗?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我相信,很多人都说过“等有钱了,走遍山川湖泊”、“等有钱了,归隐田园”。

当生活被“金钱”所束缚,其实,命运早就被安排好了,毕竟,人生不过几十载,年轻时被金钱捆绑,年老时被体力、疾病约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老者总是感叹过去,争强好胜一辈子,到头来不过尘归尘,土归土,活得太过平凡、无趣。

高学历出家修行

时至今日,31岁的钟嗣源,仍然没有还俗嫁人,而是继续过着放弃繁华闹市、隐居深山道观修道,感悟人生的生活。

笔者总结

个人认为,修道如修心,道教讲“涵养心性,静定归真”,人起初的本心,是纯洁、天真,不会有太多复杂的想法,眼里的亲朋好友,不夹杂利益、攀比、嫉妒等;可是,随着年龄的长大,思虑欲念不断萌生,早期的本性淳朴,却荡然无存了,与亲朋好友结交,都不能坦诚相待了。

其次,在金钱、美色诱惑下,心中的贪欲,不断滋生,身心健康受到了损伤,修道的意义,就是返璞归真,回归童年纯真的心性。

有人迷恋俗事虚荣,有人看破红尘出家,谁对谁错,都没有争辩的意义。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心中不觉得有愧,不枉此生就足矣。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hibo/1551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