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材料

学历不够有cpa好吗?

学历不够有cpa

《小敏家》最近正在热播,学姐本来是冲着周公子去的,结果被周迅的“儿子”金家骏圈粉。

好帅。

这部剧虽然有强大的演员配置,但剧本设定依旧高高在上地描述上层人士的生活。

尽管金家骏帅的一塌糊涂,但学历不够有cpa他为了考清华差两分复读,复读期间通宵打游戏,和亲妈男朋友的女儿谈恋爱,最后还能考上清华的一系列操作,还是给我看得心里不平衡。

网友分析金家骏能考上清华主要有两点:一是第一年能在受到家庭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距离清华计算机系只差两分,说明他天赋了得学历不够有cpa;其次他有北京户口。

电视剧毕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大多数的普通人只能老实地秉烛夜读、披星戴月,和每年数以千万计的高考生竞争。

那么普通家庭出身,没有985、211学历的年轻人,还有出路吗?

学历不够有cpa

根据2021年的高考数据显示,全国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094.7万,其中考入985大学的为18.3万,占比1.67%学历不够有cpa;被211大学录取的为52万,占比4.75%。

什么概念呢?如果说排除掉985、211学生,以及选择出国留学的人,将其他人划为普通人,那么一届的学生当中有超过90%的人都是普通人。

这个时候,一个211的学生缓缓站起说:其实,我也是普通人。

也就是说你身边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如果你想知道普通家庭出身,没有985、211学历的人生是什么样的,那就看看他们。

学历不够有cpa

有一部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让我印象深刻。

导演从1964年开始,采访了14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孩子,此后每七年便会重新采访他们一次,看看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导演想借此来看看一个人的出身,对他的生命轨迹有多大的影响。

这些孩子有的来自底层阶级,有的来自中产家庭,有的来自上流社会。

那么各位读者老师猜猜看,他们的命运如何?

事实和大家想的差不多。

富人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能获得最好的教育,最优质的资源,毕业后无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有父母帮衬,都能获得一个光鲜的工作,在上流社会来去自如。

中产的孩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基本衣食无忧。

而那些底层的孩子,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辍学、坑蒙拐骗等常常发生,成年后大多从事着底层的工作,极不稳定,有一些还靠着政府救济金苟活。

貌似,人的命运在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如果有幸含着金汤匙出生,那么这一辈子便衣食无忧;如果不幸出身贫苦人家,那么贫穷便相伴一生。

不过,在这部片子里,也有例外。

尼克出生底层家庭,他靠着自身的努力,考进牛津大学,成为了科学家,打破了阶级桎梏。

约翰就是那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他的人生看似应该是一条康庄大道。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意外去世,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被阻断,生存也成了问题。为了让约翰继续就读贵族学校,作为全职太太的母亲开始出门工作,得以维持一家的生计 。而约翰也没让母亲失望,他努力学习,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律师。

出身的先天buff,遇到了人生中的bug,有两个孩子通过努力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在国外,例如英国、美国这些欧美国家,想要实现逆袭,十分困难,因为阶级的固化在这些国家一直都存在,很难突破。

但是在中国,社会给了年轻人非常多的机会,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来自大山、乡村的孩子,通过努力考上大学,还能反哺帮助家乡脱离贫困。

有许多企业家并非名校毕业,但靠着敢想敢做的勇气,和洞察市场的谋略,在不同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互联网媒体时代,让许多普通人,透过镜头被更多人认识,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这些成功学的鸡汤,是许多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案例熬成的,滚烫而又浓烈。

学历不够有cpa

最近掌握15000+英文词汇量的北大网红保安再次登上了热搜。

学历不够有cpa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中新视频)

在北大“争做数一数二保安员”的评议大会现场,许文龙用流利的英文演讲,博得满堂喝彩。许文龙说“来北大的三年,每天坚持学习英语单词,3年间记了15000个英语单词”

15000个英语单词是什么概念呢?四级要求掌握的单词量是4500,六级是5500个左右,单就掌握的词汇量而言,许文龙的英语水平已经是学霸的程度了。

再次登上热搜的原因是他在工作之余,同时完成了大学本科的所有课程并且通过了答辩。不仅如此,即将获得北林大本科学历的许文龙,还将着手准备注册会计师(CPA)。

而在北大,许文龙并不是个例。

同样是北大保安的焦森自学了python编程,提升了工作效率。

面对记者“为何要学英语”的提问,许文龙说: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最廉价的方式 。

学历不够有cpa

21年,整个市场受各方因素的影响,开启了一批裁员热潮。而裁员名单里,不少是刚毕业的应届生。

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经历了被裁失业的窘境,让不少人开始怀疑自己,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刘彬也是其中之一,毕了业吃着资本的红利进入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月薪12000。这个薪资在同学圈里,已经是中上的水平。

除去全年售卖高峰期的6个月,其余时间的工作还算清闲。

当时的刘彬想着,照着行业这样如火如荼的发展,即使未来趋于平稳,这份工作也可以舒舒服服地做好多年。

还沉浸在毕了业就拿着高薪平躺的喜悦之中的刘彬,不曾想,毕业的一年后,行业受到限制,开始走向一条下坡路,而企业为了提效,也开启大幅裁员。

刘彬便是其中之一。

就像一叶扁舟,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漂浮了一年以后,终于被暗涌的浪涛击打个粉碎。

“一想到我才23岁,未来还要工作好几十年,就觉得人生好漫长啊!”

“这世界上还有稳定的工作吗?难道要一直做着底层的运营工作吗?新媒体运营的出路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即使过了一年,刘彬仍然想不出答案。

但刘彬意识到,为什么要去想那么遥远的以后呢?活在当下,把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做好,竭尽所能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总有一天这些都是可以拿来变现的能力。

刘彬开始了学习插画的不归路。零基础,天生手残的他,却认定了想学插画的这条路。

他说:过去我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视频,还是接下来我想要学习的插画,我要做的从一而终,都只是一件事——表达。

无论媒体的形式千变万化,但媒体再“新”终究只是个媒介,新媒体真正在做的事其实是表达。

新媒体的出路就是不断地做出好的内容。

有人说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会“死”在35岁,35岁以后的出路是什么呢?

有人说空姐、模特、前台是青春饭,容貌衰老后的出路是什么呢?

有人想去国企躺平,但真正进了国企才发现,靠这样的工作想实现买房的梦想,是不可能的,国企工作的出路又是什么呢?

我身边的朋友有坐拥500万微博粉丝,商务、广告随便一条就是百万的美女网红;

也有有个了不起的爹,从小不愁吃穿,出身富贵的富二代;

也有敢想敢做,赶上投资热潮,成功翻身的暴发户。

但这些人的人生履历,是靠着优越的出身、出挑的相貌、运气堆叠而成,是小概率事件,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大多数的人只是普通家庭,普通相貌,水逆来的比“大姨妈”还频繁的普通人。

而我们想要逆袭,想要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踏踏实实、一笔一划地去改写自己的命运。

普通家庭,没有高等学历的我们,还有出路吗?

傻瓜,别胡思乱想,当然有啊!

更多职场人用血与泪撰写的真实故事,可到公众号【半只青年】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ikaochangyong/1330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