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网大全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难学吗?

“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赞誉大余南安中学历史我的家乡大余的神来之笔。

大余,古称南安,位于江西省西南端,赣、粤、湘三省交会处,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是闻名于世的“牡丹亭故乡”、“梅花诗国”、“中国理学发祥地”、“世界钨都”等美誉。

回溯过去,会发现,现如今的大余已经发生大余南安中学历史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将用100张大余老照片,带你看看过去大余的样子。

清代及以前

清代(包括清代)前千年,大余一直是南安府的府治所在地。管辖着现在的大余、南康、上犹、崇义四县。历史上的南安府,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曾在赣南大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郡城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微大余

古代南安府治、大余县治所在地,包括现在的水城和老城,始建于宋(991年)。

《大庾山口》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托马斯·阿罗姆

大庾山口是张铜版画,被收录在《大清帝国城市印象》中。原图是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访问时一位英国画家在大庾所画。这是记录大余最早的一张画,也是大余县志上都没有记录的画!

戴衢亨状元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戴衢亨(1755—1811),字荷之,号莲士,祖籍安徽休宁。曾祖父戴时懋旅食广州一带,从祖父戴佩开始定居南安府城(即现在的大余县)。 戴衢亨课业卓异,7岁能即诗文,以致惊动朝庭大臣与博学贤能。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科状元。

民国、抗战时期(30、40年代)

1926年,大余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此后,毛泽东、陈毅等众多的革命先辈在大余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陈毅的《梅岭三章》便作于大余。这种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

大余县公库贰角纸币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7788钱币网

这张纸币是民国三十八年也就是1949年6月出的银圆券,现在大多见于纸币拍卖网站。

毛泽东召开军事会议旧址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毛泽东曾五次到信丰。第二次来信丰的时候,在大余县城召开了大余、信丰、南康、上犹、崇义、广东南雄六个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贯彻古田会议决议。

长岭会议旧址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刘照志

 1935年4月上旬,项英、陈毅和赣粤边特委转移到北山后,即在江西大余县长岭村召开了干部会议(简称长岭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电报指示精神,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具体研究和部署了在赣粤边坚持和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和策略。长岭村位于现在的河洞乡。

陈毅在大余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发布

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大余的陈毅元帅。

陈毅同志题词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题词中满是对大余的祝福。

刘伯坚与周恩来等领导人合影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 张士杰

刘伯坚,原名永福,祖籍江西,1895年在四川巴中县(今平昌县)出生。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江西长征,刘伯坚被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他积极组织留守部队,在于都河多处架桥,为主力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护送中央红军主力渡河长征。

1935年3月初,刘伯坚在战斗中左腿中弹,不幸被捕。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0岁。

陈毅旧居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陈毅旧居位于池江镇兰溪村彭坑村小组。1936年春,为加强各地的领导和便于指挥游击斗争,坚持赣粤边游击战争的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来到彭坑,在村民周三娣家后山上搭棚隐蔽居住。后陈毅因腿伤复发,应周三娣和丈夫刘汉光邀请来到她家中居住。

红军整编旧址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刘照志

位于大余供销社院内的红军大余整编旧址,古老又肃穆。

左拔围屋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村村乐 曹明福

这是一段视频里的截图,记录了那时候的左拔围屋人民与军人联合抗敌。

蒋经国书函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刘照志

1940年1月蒋经国首次阐述了“推行新政治,建设新赣南”和三年实现“五有”目标。教育方面,他认为教育为发达经济、增强武力的总枢纽,极力宣传教育对增强国力、培养国民的决定性作用,振衰起敝、教育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培植新的中国人、赣南人,都是教育上的问题。他尤其强调教育在新赣南建设中的特殊地位。

陈毅隐蔽处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张士杰

位于南安镇建设村斋坑的陈毅隐蔽处。

50、60年代

《杜鹃山剧组》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这张老照片记录下了当时的县领导接见杜鹃山剧组的场景,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毛泽东思想宣传文艺队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袁汉文

大余采茶剧团成立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5年,大余采茶剧团登记工作结束的纪念照,这应该是剧团第一批成员了。

坝上民居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王海兵

章江河畔的老民居,我这一代是没有见过的。现在这条路叫余西街,旁边都是老楼房,高中的时候在西门住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上学就老骑单车从这边过。

章江河放木排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档案馆提供

50年代的东山章江河放木排,这应该是老人们的记忆了。

大余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邓连龙

1968年4月3日县城数千人集中在东山门外体育场外体育场隆重召开大余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

大余剧院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1967年9月12号,该团在大余剧院门口的留影。

初三2班毕业留影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大余县1962年-1963年度初三2班毕业留影,有没有初三二班的同学。

水城幼儿园84级毕业照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7788收藏网

五十年代大余的一张结婚证,薄薄的一张纸,记录两个人的结婚日期。

70、80年代

水城幼儿园84级毕业照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by 良语善言 粉丝投稿

1984年7月1日84级学生毕业纪念照片,中间坐的是胡仕芬园长,你们还有幼儿园的毕业照吗?现在还能不能认出上面的同学了呢?

民兵大比武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张士杰

70年代在县体育场进行的全县民兵大比武。

解放桥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黄庆生

70年代的解放桥,感觉解放桥一直是这样三个拱门的形状,现在的解放桥修得更大了,连接着大余的南北。高中的时候住在东门小学附近,所以上学放学总是骑着单车从解放桥经过。

东山大码头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80年代的南安东山大码头,位于牡丹亭公园内,小时候很喜欢到这里去玩,偶尔能看到有人撑竹筏子,这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非常新奇的。

烈士墓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80年代的革命烈士墓,我们小学的时候也像现在图中这样,学校组织我们清明去扫墓,站在墓前宣誓。现在烈士墓被囊括进森林公园了。

东门小学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80年代的东门小学,那个时候还是从老校门进出,门上挂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横幅。东门小学是创办于1902年的一所百年老校,现在的东门小学分两个校区,一个是图中的老校区,还有一个是老南安中学的校区。不过我小学是在水城小学上的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荡坪钨矿汽车队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荡坪钨矿的白钨精矿。宝石牌白钨精矿1984年8月获得的证书。

客家女推鸡公车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吴中晨

拍摄于70年代的池江公社同心大队。

上军事课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张士杰

70年代县人武部鲁副部长给民兵上军事课的情形。

插秧机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张士杰

70年代池江公社插秧机试点,大家正在热火朝天使用插秧机插秧的情景。

渡口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吴中晨

该图位于池江的背村渡口,那时候还有坐船的人们。

联合收割机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张士杰

70年代青龙二塘全地区农机化试点现场会,正在使用联合收割机。

喷农药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张士杰

70年代新城公社农民喷农药。

新城菜市场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80年代的新城菜市场。

新城公所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左拔影剧院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跳皮筋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张士杰

这张照片摄于70年代的水城幼儿园,正好拍到小朋友们在跳皮筋。

喝喜酒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张士杰

摄于70年代池江公社同心大队,老人担着贺礼前往人家喝喜酒。

小汾桥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位于池江镇弓里村小汾西南部,建于清代,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孔石桥。1976年曾维修。

90年代

大余钨矿业最后的的黄金时代。

接见代表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良语善言

1990年5月9日,原中顾委常委、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在大余县工人文化宫接见了县第八次党代会全体代表。

东风楼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大余中学东风楼。

百货大楼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老柴篼 作者黄庆生

大余百货大楼,当时大余的繁华之地,人来人往,人们大多骑着自行车在这边推着走。

南安饭店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黄庆生

大余的南安饭店,现在已经没有了,看到很多人说小时候吃过那里的冰棒。

大余电影院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论坛

曾经的大余电影院,一度是大余老表们的精神家园,现在变成了中信广场。

古城墙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黄庆生

大余古城墙,现在就只有大余中学周边有一点残垣断壁能让我们看见过去的古城墙了。

猕猴桃酒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大余酒厂生产的猕猴桃酒,有人喝过吗?

戴状元故居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王海兵

大余县水城小学旁的戴状元故居。位于南安镇建桂街富贵路。

嘉佑寺塔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水口山下的嘉佑寺塔,在老南安板鸭厂内,宋嘉祐元年(1056年)兴建。1957年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羽绒制品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大余县民族羽绒厂生产的羽绒服,现在大余依旧有很多做羽绒服的厂,大家也仍旧有习惯去羽绒厂定做羽绒服。

南安板鸭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提起大余,那必然会有南安板鸭,大余人送礼必备,每次有外地亲朋好友来都会让他们带些南安板鸭回去。

农林技校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吧

章江皮鞋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大余章江皮鞋厂生产的章江皮鞋。

人民医院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大余县人民医院,那时候还是老楼,上面还写着学习白求恩精神。现在的人民医院已经扩建,变得更大了。

汽水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大余县丫山林场生产的飞云泉汽水。

竹沙发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新鲜事

大余县竹器工艺厂生产的竹沙发。

东山门汽车站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在线

大余县东山门汽车站,现在大余除了大余汽车站外还有个新的长途汽车站。

水泥厂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金莲山大余水泥厂,大家穿着白衬衣,骑着二八自行车上班。

世界钨都标志塔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世界钨都标志塔建造于九一年大余第一届梅花节,似乎在21世纪初拆除。看这位置难道是在现在农贸市场外面那个三岔口吗?

靖安桥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靖安桥,也叫东风桥,是一座很老的桥了,后来梅关大桥建起来后还一度与梅关大桥并行,但是两座桥与2016年6月爆破,又建了一座更大更宽阔的梅关大桥。东风桥对于我来说是有记忆的,以前去牡丹亭喜欢走东风桥上经过,因为它太老了,所以没车通过,行人走东风桥是非常安全的,而且它离牡丹亭很近,站在桥上可以看见牡丹亭公园还有章江河的水坝,风景很美丽,站在上面感觉整个人很平静。

大余骑楼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吧

一直不知道原来大余以前也有过骑楼这种老式客家建筑。

大余中学一角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大余中学一角,那时候的学生喜欢靠着树下背书,骑着老式自行车上学。照片中这栋楼看起来有点像萤竹楼,但是又有点不像,我高二高三就在萤竹楼,不过因为那栋楼太老了去年已经拆除了。

五里山公园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建设路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黄庆生

大余县城的建设路,建设路的话就是街心花园往西门转盘去的这条路,现在的建设路真的跟过去很不一样了。

水压泵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县城农机厂生产的水压泵。

县委办公楼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县政府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过去的县政府也是那种有雕花的走廊的比较老式的办公楼建筑,现在的县政府已经搬到世纪广场了。

章江河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过去的章江河水很清澈,我们老师以前也常常感慨,过去的章江河还有很多人在里面游泳、洗衣服之类的。希望章江河有一天能恢复过往的清澈吧。

荡坪钨矿汽车队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天涯社区 作者荡坪垇

荡坪钨矿的汽车队。

荡坪冬日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方水生

冬日的荡坪钨矿,天地间一派清冷。

西华山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精选厂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西华山钨矿精选厂,西华山工作过的大余人的共同记忆。

选矿车间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吴名能

运矿缆车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黄庆生

总窿口至五里山的运矿缆车,靠着缆车让钨矿跨过天堑送到需要它的地方。

矿工打钻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吴名能

这些都是老矿工的记忆。

漂塘钨矿钨矿电厂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天涯社区 作者huangzx0805

94年左右的漂塘钨矿电厂,小时候去漂塘的路上就会看见这个电厂,但早已跟照片上的不一样了。

漂塘钨矿修造厂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天涯社区 作者huangzx0805

那时候的修造厂,左边还写着艰苦创业几个大字。

职工医院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天涯社区 作者huangzx0805

漂塘钨矿的职工医院,我小时候在这里体检过,至今还记得那个护士给我的中指扎了一针。

开工典礼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天涯社区 作者huangzx0805

90年代的大江多金属综合回收工程开工典礼。

漂塘公园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天涯社区 作者huangzx0805

小时候很喜欢去漂塘公园玩,那时候觉得公园就是天堂。后来,这些东西再也没有了。

21世纪

牡丹亭公园门口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摩托车迷论坛 作者神州摩旅

这是2009年的牡丹亭,门口还是那座桥,然后用简易的木头作为门,现在这些已变成后花园的部分了。

杜丽娘之墓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摩托车迷论坛 作者神州摩旅

小时候第一次去牡丹亭公园的时候在牡丹亭公园看到杜丽娘还魂记的故事还有点害怕。

被大雪覆盖的大余县城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邓连龙

理学名家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作者赖国柱

坝上桥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照片里所在的桥是以前的坝上桥,一直记得老坝上桥的承重写在桥头,大车经过偶尔会震动,桥面也是坑坑洼洼,河上那座船是吃饭的地方,以前很多人去那里吃饭。现在坝上桥也重建了一下,变得更大更结实了。

大余中学后门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大余中学后门在我小学的时候还存在,后来被拆除了。

温宿大峡谷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大余中学南门,上学的时候基本上不走这个门,南门这边有几栋还是瓦片顶的老矮房。

东山门梅关卫生院入口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老柴篼

那边还有个赣粤饭店。

青龙落星亭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微大余

位于青龙镇赤江村的老圩上的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的魂归遗址。

东山正觉寺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大余贴吧

东山寺之前的门,那时候上山还是走那个旧楼梯,路旁边还有山泉水。以前还没有魁星塔,到顶就是庙宇,现在上山已经换了一条路。

丫山灵岩寺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在丫山境内,赣南著名古佛刹。始建于南唐,历经沧桑。1987年8月,恢复开放,同时修复部分殿堂,1999年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与改建。现藉景区名气,香火日盛。

油罗口水库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有很多人常去油罗口游泳。

大梅关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从这里过去就到南雄了。

古驿道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网络

从远处俯瞰古驿道。

大江选厂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huangzx0805

大江选厂的厂房。

下垄钨矿全景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yixianzhai

池江中学

大余南安中学历史

来源 良语善言

原来池江中学的校门,现在池江中学是个大校门,坐车从池江路过还能看到。

时光匆匆,如今的大余,已再难找到当年的痕迹。然而,虽然她不及大城市繁华,但是淡然的大余人,依然深爱着这一块土地。大余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zikao/14145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