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报名网站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难学吗?

1995年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朱镕基刚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到5年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正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

这一年的10月,李鹏总理正在出访五国,国内暂时由朱镕基代任总理职责,主持国务院的工作。

此时的朱镕基非常繁忙,既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暂时代理李鹏总理的工作。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但是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他还是答应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了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的请求,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率领国务院有关部委办领导视察云南。

云南省的昭通市,就是朱镕基视察的第一站。

昭通市有一个村落,叫宁边村,这是朱副总理要视察的具体村落。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听说朱副总理要来视察,宁边村各族群众十分激动,至今还传颂着朱镕基与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他们在一起的佳话。

昔日那个曾让朱镕基总理流泪的宁边村,现在怎么样了?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一、老少边穷区

宁边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东部,与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交界,距离昭通市市政府地址有22公里远。

宁边村海拔较高,在2300米到3150米之间。

宁边村气候比较寒冷,村民们所居住的高寒山区,平均年气温只有-8到-10摄氏度。

夏天总是绵延不断地下着阴霾细雨,冬天则有棱角般的冻冰雪封山半截,出入困难。

宁边村的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常年缺水,土层较薄。

该村只能种植苦荞、燕麦、洋芋、和玉米这几种产量不高且经济价值较低的作物。

但是全村矿产资源丰富,该村已经探明的优质无烟煤储量有1000万吨,当年开采量约10万吨左右,位居昭通市第一。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木柱插好后,就安装上擦子和木条,并用茅草或者竹叶盖上。

1995年,全村有19个生产合作社,总户数有718户,总人口有3285人。

根据研究数据统计,到了2014年,宁边村总人口才超过了4000人。

其中,苗族山民有500人,是整个村落中最少同时也是最贫困的族群。

宁边村的苗族拥有浅棕色的皮肤,身材较为矮小,一直保持族内通婚的习惯。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过去苗族是从贵州迁入昭通地区居住的地方,多是高山峡谷和石山地带,缺少连片的土地,而且土层贫瘠,气候寒冷,造成粮食产量很低且不稳定。

1949年以前,宁边村的村民尤其是苗族,因受当地地主的剥削,被官府划为尚未教化的“生苗”。

在新中国未成立之前,宁边村村民的居住状况也非常简陋。

房屋建造多为草木结构或土墙房,哪怕到1995年朱镕基副总理来视察时,宁边村仍旧是草木房或土墙房,没有一间瓦房或平房。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根据昭通市地方志的记载,村民们居住的草木房,有三柱或五柱插在地面做固定支柱,大多数房子较为矮小。

木柱插好后,就安装上擦子和木条,并用茅草或者竹叶盖上。

村民的房屋一般人畜两用,牲畜住一间,人住一两间挨在一起,卫生条件也差。

土墙房则是在盖房的时候,先把房屋地址选好,选址主要看周围是否好放牧,是否有柴烧,是否向阳。

在做土墙房的时候,还要看泥土是否够粘,是否够牢固。

在生活状况方面,宁边村每人平均拥有粮食121公斤,人均年收入146元,在全村718户家庭中,就有85%的家庭没有超过温饱线(610户家庭),他们一直处于饥饿的边缘。

因此,该村是昭通市内高寒贫困的老少边穷区之一。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二、泪洒宁边村

1995年10月6日下午5点50分,朱镕基穿着一双防水防泥的水筒鞋,率领一批领导干部来到了宁边村。

朱镕基满脸慈笑,脸上出现了皱纹。

他一边走来一边与山民们一一握手,用他那带有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亲切地问,“是苗族吗?”“是彝族吗?”“是回族吗?”

山民们一一回答说,“是的!”

最后,朱镕基用他那双大手,捏着一个瞪着大眼睛好奇地盯着他看的小女孩,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小女孩大约只有5岁左右,但是她很从容地作了回答,“叫小琴琴。”

朱镕基非常高兴地反问,“叫小琴琴吗?”

然后把耳朵贴近了小女孩。

小女孩说,“是的!”

朱镕基直起腰来,舒心地笑出了声。

朱镕基接着走进了一位72岁的老人马二健家。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朱镕基握着马二健的手问,“你家有几口人?什么民族?”

马二健回答,“四个人,有两个哑巴,我家是回族”。

“你家土地分了几亩田?”朱镕基问。

“十一亩,我大儿子分家,我分了一半给他。

”马二健回答。

“经济收入还行吗?”朱镕基问。

“我家一年有400块,每人摊得着100块,是卖葱葱的收入。”马二健回答。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从马二健家里出来,朱镕基脸上就没有了笑容,拖着一双水筒鞋,迈着泥泞的小路,心情沉重地去了下一家视察。

这是彝族农民杨长才家。

朱镕基来时,他家火坑上正烧着几个鸡蛋大小洋芋头。

就在前几天,杨长才的左脚被马踢伤了,站不起来也走不了路。

朱镕基进来时,他赶紧让杨长才别动,并在杨长才旁边的木板上坐了下来。

“一年吃什么?”朱镕基问杨长才。

“一年吃洋芋。”杨长才回答。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早上吃什么?”朱镕基问。

“吃洋芋。”杨长才回答。

“午饭吃什么?”朱镕基问。

“吃洋芋。”杨长才回答。

“晚饭吃什么?”朱镕基问。

“吃洋芋。”杨长才回答。

“一天三顿吃洋芋吗?”朱镕基问。

“是的!”杨长才回答。

问到这里,朱镕基再也问不下去了,眼眶里闪着泪光,一直在打转。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旁边烧着火塘,映照着朱镕基的脸庞,非常清晰。

收拾了一下沉重的心情,朱镕基接着问,“办煤厂吗?”

杨长才回答,“没有办。”

“一年能找多少钱?”朱镕基问。

“一年能找600块钱。”杨长才回答。

“600块钱是咋找的?”朱镕基问。

“卖小猪的。”杨长才回答。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有牛吗?”朱镕基问。

“有三头小牛”杨长才回答。

此时,朱镕基看头顶上有几个小包的东西,他知道,那是装着玉米(当地俗称“包谷”或“苞谷”)的袋子。

“一年的粮食够吃吗?”朱镕基问。

“只够吃半年。”杨长才回答。

“有几口人?”朱镕基又问。

“六口人。”杨长才回答。

“六口人,负担重!”朱镕基心情沉重地说。

朱镕基在这间阴暗的茅草屋里呆了20多分钟,一直对山民杨长才嘘寒问暖,他一边询问一边思考,嘴唇紧紧地咬着。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一日三餐只能吃洋芋,人均收入不到一百元,使朱镕基的内心很是沉重。

朱镕基弯腰走出了这低矮的阴暗茅草屋之后,一起和夫人劳安掏出了400元钱留给了杨长才,留给了宁边这个贫穷的高原小山村。

随后,朱镕基又去视察了段林明、李文姐夫妇家。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整个视察将近50分钟,随行人员催了他好几次启程,他都不走。

下午六点多,启程的时刻到了,朱镕基才缓缓迈着步伐来到车里。

他坐在车里打开车窗,伸出半个身子。

朱镕基就要离开这个小山村了,窗外,是衣衫褴楼、食不果腹的贫困山民。

在这些山民的身后,是破旧不堪的茅草屋。

这时,朱镕基的鼻子又一酸,眼眶再一次湿润了。

他的心颤抖了几下,大滴大滴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他用右手抹了一把眼泪,向衣着简陋、脸放荣光的山民们用力地挥舞着手臂,向山民们挥手告别……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三、攻坚扶贫记

在云南的整个考察中,朱镕基特别强调,贫困地区搞开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实事求是,切忌急于求成。

朱镕基还极为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他在看了昭通地区宁边村的希望小学后说,脱贫致富的希望在教育,舍得花钱办教育是有眼光的表现,但办教育也不能脱离当地实际,要量力而行,不要搞形式主义,不然盖起了好的校舍,贫困户连饭都吃不上,子女也无钱上学。

要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贫困农户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在朱镕基的指导下,云南省政府和昭通市政府开始在宁边村大力扶贫,并分批实施了扶贫安居工程等多项攻坚扶贫措施。

“治水改土”。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1996年冬天,宁边村山区人民家家户户掀起了“治水改土”的热潮。

家里无论老少都走到了工地上,拿着锄头、扁担、炮杆等各种各样的工具,把一块块石头运到地里。

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之后,宁边村建成石埂台地1200亩,修建抗旱塘15个,并修了小水窑数十个。

宁边村的山民们,以前喝水需要走好几公里的山路去挑,而且水还很浑浊,味道也是涩的。

有了小水窑之后,山民们吃水、洗衣、喂牲畜都方便了不少。

“要致富,先修路”。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1997年冬天,宁边村的广大山民又掀起了修路热潮。

宁边村原本有7个农村合作社是不通路的,山民们吃的、用的都是靠人背、靠马驮,而且山高路险,地势险要,非常不方便,更别说修路了。

但是,山民们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们开启了修路工程。

大家每天都热情似火,从几十米之外搬来石块,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平路基,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铺路。

饿了,就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冷洋芋吃几口;渴了,就把旁边的雪水喝下去。

两个冬天之后,山民们终于修通了7个社28公里的山路。

“要脱贫,灯先明”。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1998年,宁边村还没有通电,许多山民每天晚上都会点上煤油灯或者火把来照明。

宁边村干部群众为了实现全村通电,愣是把九米长、千斤重的电线杆一齐抬了上去。

抬电线杆时,肩担沉重,步履艰难,山高路滑,中途有人滑倒了,其他人很快就会顶上来。

云南省电力公司的职工,在宁边村齐心协力的帮助之下,架起了16.9公里的电线。

“安居工程”。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宁边村山民原先住得多为草木屋或土墙房,居住条件很差。

1999年,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上级拨付20万元,对村内89户贫困户实施安居工程。

89户贫困户冒着严寒,顶着风雪,开挖土方,开采石料,他们一锤一锤地敲打着石料,用勤劳的双手建造着自己的家园。

最终,勤劳的山民们建造起了石混平房一共3600平方米。

“建设集贸街”。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宁边村在解决完用水、铺路、照明以及居住问题之后,又转向了集贸市场建设。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活”。

宁边村的干部带领群众们将一个坑坑洼洼的毛石路,用事先准备好的石料、土方,建造成了一条长540米,宽16米的集贸街。

为了纪念朱镕基在1995年10月6日视察宁边村,大家决定把每周赶集的日子定为“逢一日”、“逢六日”。

集贸街建成之后,山民们把自己的土特产运到街上卖,换了钱和日常生活用品,也有的山民去昭通市运输一些外地的瓜果来宁边村卖。

“治穷先治愚”。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教育有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朱镕基当年也非常关心宁边村的教育事业。

2004年前后,宁边村建立起了一个新校点,校区宿舍面积240平方米解决了偏远山区农户儿童的入学难问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大幅度提高。

宁边村还新建了村卫生室,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基本得到缓解。

宁边村正在一年年、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四、喜看山村变

朱镕基视察后的第五年,刚到云南工作不久的代省长徐荣凯又一次来到了当年朱镕基视察的宁边村。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徐荣凯又一次来到了杨长才家,当他用五年前朱镕基问过的话问杨长才时,杨长才三次都是回答,“吃大米”。

才短短五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荣凯又问,“你们的洋芋呢?”

“我们的洋芋都是脱毒洋芋,全卖给外地人种了。”杨长才高兴地回答。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徐荣凯

徐荣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原来,宁边村引进了88种芋共18.6万公斤,推广种植930亩,亩产由原来的1300公斤变成2000公斤。

宁边村也逐渐变成了有名的脱毒洋芋仔种植基地。

每年销售洋芋换回大米,以前一顿三餐只能吃洋芋,现在也能够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了。

其实,朱镕基走后,宁边村就变成了云南省乃至全国最有名的一个贫困村之一。

党委和政府在村子里搞了二十多年的扶贫攻坚工作。

2013年,昭通市新上任的市委书记调查了宁边村山民的生活状况之后,决定在这里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山民的住房条件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昭通市政府决定为山民再次改造和新建房屋,并为每户家庭补助7.4万元的建房款。

这7.4万元是昭通市实施各类房屋改造工程以来,补贴额度最高的一次,建房款整合了国土、扶贫、发改委、住建几家单位的项目资金,足见受到了共和国领导人视察过的宁边村在昭通市的特殊地位。

2015年,宁边村的“美丽乡村工程”接近尾声。

宁边村山民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原来的一层平房,变成了门面装饰风格统一的两层大平房,崭新而漂亮。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而且还实现了“人畜分离”。

山民们舍不得用这么崭新漂亮的房子饲养牲畜,于是另外新建一间饲养牲畜的房屋,不但改善了居住条件,还有效隔断了疾病的传播。

现在的宁边村山民,如果一年种植玉米、洋芋,并用这些来喂养两个猪,猪长大后都卖出去可以得到8000-9000元。

再饲养一两头牛,收入就会翻一番。

如果家庭有一个劳动力出去打工,除去吃穿用度,一年也能存下两万元以上。

从2000年开始,村里陆陆续续走出去了即将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这是宁边村重视教育的结果。

以前,宁边村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就是“贫穷”、“落后”,讨个媳妇儿人家都不愿意嫁过来。

“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这首歌正是1995年前宁边村的真实写照。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80%的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住的是草房,孩子学难上,一日三餐吃洋芋,吃顿包谷饭还要等到过年时。

日子就像村里人们磨荞、麦的石磨,总是“苦呀!苦呀!……”地转个不停。

现在,宁边村通了水电,通了公路,发展了集贸市场。

山民们再也不愁吃、不愁穿,家家户户住进了整齐划一的新楼房,讨媳妇儿也不用犯大愁了。

如今的宁边村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一跃变成了昭通市的攻坚扶贫“示范村”。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小结

如今,宁边村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政府的关怀,更离不开宁边村山民们的勤劳智慧与艰苦奋斗!

他们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牢牢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当我们面临机遇时,需要杜绝“等、靠、要”的思想,而是要善于运用勤劳的双手,一边抓住机遇,一边努力奋斗!

石门坎希望小学历史

参考文献

[1] 杨永寿著. 百年梦圆 内昆铁路建设写真 上[M]. 2003年版。

[2] 王文福主编. 昭通日报获奖作品选 1984.10.1-2004.10.1[M].

[3] 玉麟编辑. 昭通回族资料集 第4辑[M].

[4] 黄宗智主编. 中国乡村研究 第13辑[M]. 2016年版。

[5] 董兆祥 彭小华著. 中国改革开放20年纪事[M]. 1998年版。

[6] 马玉麟编辑. 昭通回族资料集 第4辑[M].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123kaoshi.com/chengrengk/1456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